昔日后海湾滩涂崛起一座现代化高等学府
深圳大学创办26年,已拥有57个本科专业、70个硕士点、
3个博士点和1个博士后流动站,20多万毕业生走向四面八方
第十九站 深圳大学
历史瞬间
1983年,深圳大学从南山后海湾滩涂上崛起,以办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为己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率先推行了一系列在全国有影响的改革举措,以最短的时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办学层次由学士、硕士到博士教育三级提升;办学规模由建校规划4000人到实际在校生3万人,成为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高等学府,办学地位目前已跻身全国地方大学前列。
教育部专家评估组认为:“深圳大学用20多年走过了内地高校50年的路程”。
本报记者 王奋强 金涌
凭清新务实的校风校貌声名鹊起
在深南大道以南,造访坐落在南山后海湾畔一片葱绿之中的深圳大学,有如在展阅一幅蕴藏丰富的城市人文画卷。
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历史坐标上,展开了经济特区创办特区窗口大学的实践。记者了解到,上世纪80年代在后海湾一片滩涂上建起的深圳大学,勇立潮头,经受了沿海先发地区和文化积淀薄弱地区能否办好高等教育的质疑与考验,经受了社会转型期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的体制性碰撞和观念性冲突,秉承了经济特区改革创新的特性,探索实践,历史性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世纪80年代,深圳大学即凭清新的面貌和务实的校风声名鹊起,在全国率先实行学生交费上学制度、毕业生不包分配制度、教职工聘任制度、学分制度、勤工俭学制度,成为享誉东南亚的“没有围墙的大学”。
上世纪90年代,力求在国际化的版图上寻找自身的坐标,深圳大学独辟蹊径,在国内首创与英美高校合作的“双校园、双语种、双文凭或单文凭”办学模式,联合培养“双校园”本科生逾2000人。目前深圳大学已同欧洲、北美、亚洲、大洋洲等国外5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吸引了66个国家的留学生来深大校园求学,每年来校外国留学生达1500多人次,年度人数居广东高校第3位。
2000年迄今,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深圳大学深度完善学分制,探索本科教育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双证合一”,探索大学素质教育体系,探索因材施教、选拔优秀的教育方式,深化教学内容特别是公共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建立以代表性成果为评价对象、以学术影响和社会贡献为评价标准的科研水平评价模式。
“高校之林,后来居上”格局已现端倪
历经26载寒暑春秋的磨洗,镶嵌在后海湾片区的深圳大学校园山形水势,花木扶疏而又书香氤氲,跻身于“全国十大最美校园”之列。
这片孕育了众多创业英才的老校区,占地1.44平方公里,教学设施完善,其中实验室面积达10.26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3.99亿元,图书馆藏书426.8万册,建设了完备的校园网服务系统和校园一卡通身份识别、选课注册和货币支付系统,网络端口35000多个,初步建成新一代数字化校园。记者获悉,另一处占地1.72平方公里的新校区,现已动工兴建,即将崛起于西丽大学城片区。
只有26年成长史的深圳大学,已发展成为人才汇聚的“航母”,拥有哲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等9个学科门类57个本科专业,70个硕士点,3个博士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9个省级名牌专业。据全国学术机构公布的专业排名,深大的广告学、建筑学、服装设计等均在国内大学前20名。教师队伍人才济济,呈现出“博士多、海归多、高职称多、年轻化”的显著特点,其中院士3人、特聘双聘院士7人。
近两年深圳大学科研经费均超过1个亿;更涌现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广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解放军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40余项。
作为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和人才培育模式创新实验区,深圳大学于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建有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
“高校之林,后来居上”,被锁定为深圳大学为之不懈奋斗的宏大心愿,记者发现,这一格局已现端倪。
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创业创新英才
“厚积薄发,经世致用。”掷地有声的办学理念,造就了“视野开阔,注重实际,热衷创新,崇尚竞争”的人才培养特色。26载春华秋实,深圳大学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志存高远的优秀毕业生,其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98%以上,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保持100%。
据最新出版的“中国高校百富校友榜”披露,深圳大学共培养了8名亿万富豪,与南京大学并列第九位,是“中国高校百富校友榜”前十强最年轻的大学,也是唯一入选前十名的非“211”、“985”工程大学!
深大计算机专业1993届毕业生马化腾,与数位校友创立深圳本土高科技企业腾讯公司,经过10年快速发展,将企业打造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互联网即时通信运营商,创造了以4000名员工实现年利润15.7亿、年纳税额5亿的骄人成绩。
经济管理专业1987届硕士毕业生、红豆集团董事长周海江,将先进企业管理与发展理念引入乡镇企业,创业17年,将一个亏损的企业发展成为全国服装行业旗舰,年销售收入60多亿;“红豆”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并向世界名牌迈进。
软科学管理系1989年硕士毕业生、巨人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史玉柱,自主创业,弄潮商海,曾荣获珠海市第二届科技进步特等奖,获选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2006年度中国游戏行业新锐人物”,其巨人网络公司在美国纽约交易所成功上市。
在昔日后海湾滩涂上崛起的深圳大学,成为创新型人才辈出的摇篮,更谱写了深圳特区倾力发展高等教育的一段经典传奇。
解密
1984年:邓小平叮嘱“一定要办好深圳大学”
1992年:江泽民为深圳大学题写校名
本报记者 金涌 王奋强
1982年11月,鉴于特区建设需要大批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广东省高教局一行8人来深圳调研并提交了《关于创办深圳大学的建议》。
1983年1月,深圳市委、市政府作出筹办深圳大学的决定并成立筹备委员会,同时向广东省提交《关于创办深圳大学的报告》;2月,省政府向国务院提交《关于增设深圳大学的请示报告》;5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颁发增设深圳大学的专文;9月,市委会议明确提出,要把深圳大学办成“一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大学”。
1983年3月27日,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后海湾桂庙地段,划地1平方公里(约1500亩)为深圳大学校址区。1983年9月27日,深圳大学成立暨首届开学典礼大会在深圳戏院隆重举行。1984年2月7日,建校第一期工程正式破土动工;8月,教学大楼、学生和教职工宿舍等建筑面积逾5万平方米的16栋大楼及配套的道路、给排水、供配电工程竣工,深圳大学从解放路临时校址迁入粤海门新校址。1984年正式开学,招收工业经济、商业经济、金融、法律、英语、建筑等6个专业本科生212人,分布于外语、经济管理、法律、建筑、电子等5个系。
1984年春天,邓小平同志路过南山,有人指着后海湾的一片脚手架,汇报说那就是深圳大学新校区,春季破土,秋季开学。小平说:“好,深圳速度呀!”回到北京,小平同志又叮嘱深圳来客:“你们一定要办好深圳大学。”
1992年,江泽民同志亲笔为深圳大学题写校名。
深圳大学的创建得到教育部的高度重视和全国著名高校的大力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等多所全国著名大学的一批教授到深圳大学担任一线教学骨干,为深圳大学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人物
章必功
20多年走过内地高校50年之路
本报记者 金涌 王奋强
采访章必功,恰逢第25个“教师节”。
章必功是首批“全国优秀教师”,学生给他送来了好大一篮百合,芬芳四溢,表达他们对“校长老大哥”的一片热爱。
章必功特地让我们看一幅字,那是一代学术宗师季羡林的手书。两年前,在北京医院的病房里,季老欣然为来自深圳的大学校长泼墨——“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落款“九十有五”。
“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章必功,是共和国同龄人,对祖国的感情特别深厚,而且自小对“特区”也不陌生。上世纪60年代,中国曾有两个特区,一个是出油的大庆特区,另一个是他的家乡——出铜的安徽铜陵特区。章必功当过知青、矿工、国家干部,恢复高考后进入安庆师专,1982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1984年毕业,恰好深圳赴京招揽人才,本来留校任教的他,义无反顾地踏上南下列车。
“说到坐火车,当年我从家乡到上海,再到广州,为节约费用不住旅店,就买张报纸铺在站前场地上,为等火车熬过整整两个长夜呀!”章必功动情回忆,从深大旧址解放路坐车到南山校区,要颠簸一个小时,特区宛如大工地,吊机起降,尘土飞扬。条件尽管艰苦,但办学氛围出奇的好,听不到埋怨计较,没有相互扯皮,惟有干事创业,人人似有耗不完的激情和精力。是啊,在特区创办一所新型大学,他们怎么不对未来充满希望呢!
“那时深大学生不足两千,八九个专业系,北京的3所大学帮忙筹办,北大的中文和外语,清华的建筑、电子和机械,人大的经济管理,英雄不问出处。”章必功告诉我们,在深大上的第一堂课,是教夜大学生公文写作,学生都是特区骨干,求知欲旺盛,且尊师重教,每次上课都来车接送,至今还保持着友谊。
加盟深大第二年,章必功入党,而后漫长的教学、办学生涯中,一步一个脚印,先后担任副校长、师范学院院长,2005年任深圳大学校长。章必功说,这辈子最大的无憾,便是选择了深圳,选择了深圳大学!
章必功让我们看一组数字:1995年,深大通过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合格评价;1996年,获硕士学位授权;2006年获博士学位授权;2007年,国家本科教学水平评比获优秀。教育部专家评估组认为,“深圳大学用20多年走过了内地高校50年的路程”,用最短时间完成了人才培养的“三级跳”,跃上了中国高等教育的高端。
提及从深大走出的学子,章必功难掩自豪之情。迄今,深大总计20多万学生走向社会,90%留深工作,他们基础好,上手快,转型顺,遍布各行各业,是国际化城市建设的骨干力量。章必功告诉我们,深大用了10年完成规模升级,全日制在校生是1999年的4倍,是1983年建校预定设计的6倍。“十五”、“十一五”期间,校园规划面积由1平方公里增至3平方公里,现用1.4平方公里后海校园建筑面积,也由20万平方米增加到60万平方米,深大的校园环境被公认为“全国十大最美校园”之一。
“立足深圳,面向国际,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创新型一流大学,这是市委、市政府为深大制定的、是我们深大人为之不倦追求的奋斗目标。而实现的途径,就是不断改革和创新,深大已经列入深圳综合改革配套方案,我们的任务就是瞄准目标,再鼓干劲,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凝聚教育科研人才,提升学者、科研成果的知名度。”
章必功接着说,从新近挂牌成立的深大医学院,以及与深圳地铁集团合作创办的轨道交通学院来看,深大在产学研合作方面,领域更宽广,道路更畅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具有国际背景的师资队伍,稳步推进本科规模,大力扩张研究生教育,创建与先锋示范城市相呼应的学派,创办“高端、精英、超前、精湛”的一流医学院,加快实验室和校区资源建设。
他强调,关键问题在,继续保持和发扬深大创建初期的那股澎湃激情、那种求实态度、那股拼命劲头,那般钻研精神,为共和国大厦培养更多栋梁之才!
人物
郁龙余
25载寒暑情系深大诲人不倦
本报记者 王奋强 金涌
63岁的郁龙余教授温文尔雅,谈吐还不失风趣幽默,平淡之中寓奇崛。他告诉我们,“1984年,也就是深圳大学创办第二年,我从北京大学调到了深大中文系,当时系里只有八位老师,我是中文系的老九。”有过“文革”经历的人,对“老九”这个词有着一种别样的深解。他还清楚地记得,他是当年深圳大学拥有独立人事权后,第一位调入的老师。那时深圳最早进行人事制度改革,仅深圳大学和九龙海关有独立人事权。
回望自己的人生历程,郁龙余坦言,躬耕于深圳大学教学科研园地,已有25载寒暑往复。他用上海、北京和深圳三地构成一个“三角形”,来形象地概括自己的一生:19岁之前在原籍上海,19岁之后到38岁的19年在北京大学,38岁至今在深圳大学。记者发现,郁龙余的一生,从时间上描述更像一个等腰三角形,而最长的底边是他与深圳大学结缘,已达25年。
郁龙余说,深圳大学是他安身立命的地方。2007年5月,深大通过教育部评估,他饱含真情地作诗一首《贺深大评估获优》:“离京别师廿三春,俯首新圃忙耕耘。忽报评估高分过,泪飞花木舞东风。”
年届6旬时,为了完成学校已制定好的教学计划,郁龙余向组织部门递交延退申请,退休时间经批准被延一年;第二年他再次递交申请,却没有得到批准。但郁龙余仍是一门心思扑在教学和科研事业上,课照上不误,只要有班车,即使假期他也是照常到单位上班,这数年间俨然就是深大校园的一位全职教学义工。淡泊自持的郁教授对这种生活状态,很知足。
来自北京大学东语系的郁龙余,多年来为深圳大学的本科生讲授《东方文学史》,教材也是由他自己主编,1994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年修订后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40万字的著作,近年来已成为国内高校最受欢迎的东方文学史经典教材之一。他给研究生讲授《中国印度诗学比较》和《印度文化史》。《中国印度诗学比较》这样一部38万字的著作,也是郁龙余和他的4位研究生弟子的心血力作,2008年还获得广东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尤为引人关注且轰动一时的是,由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推出了《梵典与华章》一书,成为温家宝总理2005年4月出访印度期间的国礼,分别赠予印度政界和年轻群体;该著作还荣获2006年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这一力作,也是郁教授与他的弟子们的研究成果。
在深圳大学倾洒汗水教书育人期间,郁龙余先后为13位研究生当过导师。他治学严谨,奉献真心,严格要求,并且身先士卒,带领弟子们潜心学术研究,深入钻研课题,不断推出研究成果,师生间建立了深厚感情,无论是获奖的《梵典与华章》、《中国印度诗学比较》,还是《印度文化论》、《外国戏剧鉴赏辞典》(古代卷)等著作,无一不是出自郁龙余和他弟子团队的心智与合作。
桃李芬芳。郁龙余13位研究生弟子中,7人考取了北京大学的博士。第一位博士杨晓霞回归母校,现已是深圳大学文学院的一位副教授;另一位弟子蔡枫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第一年,就与导师合力申请到一项国家社科基金,轰动燕园。而在众弟子的心目中,郁龙余不仅是良师益友,还有着父辈的温厚和慈祥,悉心的教诲让他们终身获益。
回眸
激情岁月 无悔人生
本报记者 金涌 王奋强
采访中,我们听到这样的话——
“这里有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交给你们了,你们好好规划一下,看看要多少钱?”
“我们还很穷,请尽量节省,这个决心是下定了,卖掉裤子也要把大学建起来!”
“我们拿出钱,拨出地,请你们给我们生产人才,人才!”
说这番话的人是当年深圳的决策者,站在南头后海湾滩涂上,面对着即将诞生的深圳大学校址,烈火真情,掷地有声。
时间是1982年的8月底,一个普通的日子,却永远刻在了深大人的记忆里。
因为,它预示着一个巨变的开始。
经过一遍遍精密的勘测、深入的讨论和不懈的探索试验,一幅幅详细的规划图日益清晰明确。于是,大型推土机轰然破土动工,不到一年的时间,崭新的教学楼神奇地出现在了这一平方公里的滩涂上。
与此同时,师生宿舍、运动场、食堂,实习工厂,还有大片的人工园林、湖泊也在加紧营建之中,谱写着“深圳速度”的新佳话。
正是这热火朝天的工地,不,是战场,吸引了一批批有志者扔了“铁饭碗”,放弃本来优裕的条件,义无反顾地汇入南下大军,在特区热土上挥洒青春汗水,奉献聪明才智,实现他们的人生追求。
深大校长章必功26年前为了投奔深圳,曾经在上海、广州火车站的地上铺开报纸熬过两夜,如今回首往事,禁不住泪光闪动。
中文系创始人之一的乐黛云,常用“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来形容当年的建校速度,常往返京深两地的她只要离深一段时间,回校就是“一派新面貌”。
白手起家,荒滩办学,条件何其艰苦,创业何其艰难!可是,却听不到抱怨和计较,没有人临阵逃脱,人人胸怀壮志,个个充满乐观。
事业,在他们的脚下向前延伸、延伸……
激情岁月,无悔人生!
美丽的深圳大学校园。 (资料图片)
修葺一新的深圳大学临时校址喜迎首届新生。 (资料图片
在南头后海湾这片占地一平方多公里滩涂上,深圳大学拔地而起。(资料图片)
章必功谈起深大的成就激情满怀
深大的校园环境被公认为“全国十大最美校园”之一。 (资料图片)
郁龙余教授回望深大岁月无限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