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戏院名演员撑起边城文艺大舞台
第十四站 深圳戏院
历史瞬间
1960年3月5日,深圳戏院落成,广东粤剧团的红线女、马师曾同台演出了《搜书院》,从而拉开了深圳文艺大舞台的序幕。
在深圳戏院的舞台上,全国除西藏、台湾外,几乎所有省份的文艺团体都来演出过,曾经登台演出过的著名艺术家不计其数。深圳居民都以去深圳戏院看过演出而自豪,这里记录了深圳文化最初的辉煌。
1994年,有39年历史的深圳戏院重建,变身为一座集文化与商业于一体的新型文化大厦。老深圳戏院的影子慢慢褪去,深圳的文化春天已经来临。
小戏院全国首装中央空调
记者和深圳戏院的老员工走在深圳戏院充满现代色彩的舞台上时,他们感慨地说:当年,这里可是深圳人最想来的地方,那个舞台,真的好气派……现在可没有当年的辉煌了。
当年的深圳戏院一共有三层,一层为观众大厅、二楼为观众休息厅,三楼为放映室。在这个一共1301个座位的深圳戏院里,曾经登台演出过的著名艺术家不计其数。据记载,仅从1960年到1965年期间,深圳戏院就接待了42个有出国演出水平的文艺剧院(团)的演出,上演过芭蕾舞、话剧、歌剧、京剧、越剧、评剧、豫剧、汉剧、锡剧、潮剧、黄梅戏等。组织了对外演出160多场,全国除西藏、台湾外,几乎所有省份的文艺团体都来演出过,如中央歌舞团、中央乐团、东方歌舞团等等。无数著名表演艺术家都曾在这里登台,如红线女、李德伦、吴雁泽、胡松华、才旦卓玛等。
深圳解放之后,百废待兴。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宝安县加强了对外文化宣传工作,利用宝安县城深圳这一有利的地理位置,计划把深圳建成一个对外开放的游览区,从各方面宣传祖国的建设成就。深圳戏院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成的。1960年3月5日,深圳水库主坝工程与深圳戏院同一天落成典礼,广东粤剧团的红线女、马师曾同台演出了《搜书院》,从而拉开了深圳文艺大舞台的序幕。
老员工感叹,“这里可是当时南方最好的戏院啦!”他们自豪地说,深圳戏院当时被称为“边城三大建筑”之一,远远看来非常气派,当时的座椅是从香港购买的,里面是海绵,外面是人造革,很舒服,算是当时最好的了。而且这里还安装了中央空调,到了夏天,入场的观众都感到很奇怪,怎么会这么冷呢?这可是全国第一家装上中央空调的戏院!
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在深圳戏院看一场演出是比较贵的。员工当时月工资为20块左右,在深圳戏院看一场戏的票价在1块到1块5毛之间。
马思聪先生开独奏音乐会
老员工告诉我们,当时整个戏院的编制是18个人,有两个在其它单位上班,实际上班的只有16人,是什么都要做:卖票、看门、打扫等等。不过,在深圳戏院上班让人心生艳羡,这里的票一票难求,老东门的本地居民有这样的说法:在深圳戏院看一场戏,然后在新安酒家吃一顿饭,是当时最风光的事情,要提前换上新衣裳的。1301个座位的戏院经常爆棚。
上世纪的60年代初,我国文艺演出走出国门较难,于是,国内几乎所有的文艺团体都来深圳献艺。通过大量组织香港人过境来观看演出,将影响扩大到全世界。为了向香港同胞宣传祖国的建设成就,当时的票优先满足香港同胞,特别是到了周末,戏院里面几乎都是香港同胞,他们对祖国的文艺特别着迷。
香港同胞也为戏院做了很大的贡献。早在戏院成立之初,爱国同胞就购买了一台当时最好的英国K利牌碳晶棒电影放映机,1961年,深圳戏院开始放电影,“当时的电影不管放什么,大家都喜欢,娱乐的节目太少了。”老员工记忆犹新。
香港的爱国同胞还捐献了深圳的第一架钢琴。1965年9月20日,原宝安县文化局接到国家文化部电报通知:著名艺术家马思聪先生和夫人王慕理女士将于10月1日和2日首次来深圳举行独奏音乐会,演出两场,望接待好,并务必准备一部高级大三角钢琴,供伴奏用。接到通知,县文化局先喜后忧,边陲小镇能欣赏到名家独奏音乐会可谓喜从天降,但当时的深圳连扬琴都没见过,何来高级大型三角钢琴?香港文艺界人士获悉此消息后,热情地集资20万元港币,为深圳购买了一架德国名贵的依巴赫牌三角钢琴。深圳在香港同胞的支持下,有了第一架钢琴,这架钢琴如今保存在深圳博物馆。
演出季火了深圳文娱大舞台
当年,深圳戏院承担着三个任务:除了演出和放电影外,深圳大大小小的会议都在这里召开,而随着1984年深圳会堂落成,开会的情况变少了很多。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深圳戏院的竞争压力逐渐变大,各种娱乐场所变多了,深圳的演艺事业春天来了,深圳戏院也就没有了优势。1994年,具有39年历史的深圳戏院重建之后正式开业。重建后的深圳戏院是一座集文化与商业于一体的新型文化大厦,能举行各种舞台艺术和各类音乐会演出,同时也可供电影放映和举行各类会议,老深圳戏院的影子慢慢褪去。
深圳戏院最后的辉煌是在1998年,当年,风靡全球的《泰坦尼克号》登陆中国,深圳仅有深圳戏院和南国影城播放,深圳戏院迎来最后一波火爆的场面。
2001年,深圳戏院在深圳繁荣的娱乐市场中逐渐平寂,依靠演出儿童剧和出租场地等维持营业。在深圳戏院逐渐退出人们视线的同时,深圳的文化娱乐市场蓬勃发展,各种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2003年,深圳文化立市的战略决策铺开,如何为市民提供更丰富多样的精神食粮成为市委市政府关心的重点,这样,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搞活深圳演艺市场被提上了日程。自此开始,演艺巨头争食深圳舞台“蛋糕”,业内人士认为深圳已经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中国第三个演出重镇。
2004年,首届文博会在深圳高交会馆开幕,连续五届的文博会极大推进了深圳文化娱乐事业的发展。
2007年,深圳发布了《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这是我市首次就文化产业制定五年发展规划。该《规划》提出了我市从2006年至2010年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改革创新与对外开放、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行业推进的重点项目以及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根据《规划》,“十一五”期间,我市文化产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深圳成为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在国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化产业中心城市。
未来,在政府的推动下,深圳文化事业必将再上一个新台阶。
深圳戏院当年是宝安县的豪华建筑,是全县大型会议和文化活动的惟一场所。
国内著名文化团体经常来此演出,吸引大批港澳同胞回乡观看。
这是欢迎东方歌舞团来访演出时的盛况。(资料图片何煌友 摄)
重建后的深圳戏院。 本报记者 吴铠峰 摄
拆掉前排凳子接待西哈努克
解密
当年的深圳戏院,还承担了很多接待贵宾的任务,民主柬埔寨主席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就是来访贵宾之一。
1986年1月,西哈努克亲王来深圳访问。在西哈努克亲王要来深圳戏院看戏的前一天,戏院接到了上级的通知,要求做好接待工作。戏院没有特别的包厢,结果想到的办法就是拆掉前排四排凳子,然后铺上地毯,放上市接待办送来的沙发、茶几,保卫和工作人员分两边站列。当天晚上,深圳戏院欢歌盈盈、掌声阵阵,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在这里与特区群众1000多人,共同观看了由深圳市文化局、体育发展中心、罗湖区文化局联合组织的文艺节目专场演出。
当时的罗湖艺术团独唱演员黄丽华还记得,在当天晚上的演出时,她演唱了一首《我的祖国》和一首由西哈努克亲王夫人谱曲的柬埔寨歌曲,令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频频鼓掌赞赏。
重建前的深圳戏院。 本报记者 吴铠峰 翻拍
“绿洲”的起点
回眸
曾经不少人认为,深圳是文化“沙漠”,但是,我们在采访深圳戏院的历史,拂去时间的尘埃,让逝去的年华悄悄倒流时,发现深圳在新中国诞生之初,就已经迎来最初的文化“绿洲”时代。
这里,也许是从“沙漠”走向“绿洲”的起点。
配有进口的先进声光设备和中央空调,宽银幕电影,1000多个舒适座位的深圳戏院,曾经迎来全国一流的艺术家和高水平的演出。这些演出给港澳同胞和本地群众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艺术享受和记忆,同时也宣传了祖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我国人民建设祖国的意愿。当年的一出出高水平演出,在深圳留下了文化的烙印。
如果把时间往前推,我们发现,在抗日战争中,著名的深港抢救文化名人运动,使深圳地区一下子聚集了三四百个全国著名文化人,包括邹韬奋、张友渔、胡绳、范长江、茅盾、夏衍、胡风等,他们在短暂的岁月里给深圳播下了文化种子。
如今,老深圳戏院已经消失,但是一个个新的文化设施、各式各样的文化娱乐演出在深圳的各个角落上演;老深圳戏院人头攒动的景象不见了,但深圳人民的娱乐方式更加多元化,欣赏水平变得更高。
老一代的深圳本土居民说起深圳戏院还唏嘘不已,毕竟,这里曾经承载了他们当年快乐的时光,这里曾经是深圳人的光荣。我们在怀念的同时,感激它曾经为深圳文化做出的巨大贡献,也不必落寞,因为,在深圳戏院远去的背影中,深圳文化的春天已经来临,茵茵“绿洲”,美不胜收。
老戏院,香港人的演艺乐园
人物1 陈伟荣
让69岁的“老宝安”陈伟荣没有想到的是,作为深圳戏院最早的一批观众之一,自己随后还有幸成为其中一名工作人员,并且自此结缘,一直干到退休。阔别多时,重新回到自己的老办公室接受采访,他的内心颇不平静。
从20岁的青春小伙,到年届六旬的老人,在深圳戏院挥洒了41年的辛勤汗水,2001年从剧场部经理的位置光荣退休。陈伟荣对深圳戏院有着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愫。
时光悠悠,往事历历。深圳戏院的兴建,当年在边城宝安县是轰动一时的盛事。在陈伟荣的讲述中,1958年,深圳戏院建设大幕初起,就成了一道令人期盼的风景。1960年3月5日,深圳戏院建成后盛大开张,更是轰动香江两岸。红线女、马师曾率广东粤剧团登台献艺,《搜书院》、《关汉卿》好戏连台,戏院1301个座位,座无虚席,场场爆棚的盛况,到了一票难求的地步。作为普通观众,陈伟荣坐在戏院2楼第2排,屏息凝神地观赏了粤剧《关汉卿》。
1960年4月5日,让陈伟荣铭记至今,这一天,他被组织正式安排到深圳戏院工作。深圳戏院此时已声名鹊起,跻身成为“边城三大建筑”,名震香江两岸,比肩广州友谊剧院,成为中国东南地区最重要的演出殿堂。陈伟荣还在南头中学就读高一时,就被宝安县体委抽调到足球队参加集训,深圳戏院刚刚建成营业一个月的当口,他从球队退役,加盟戏院,成为戏院元老级的员工。陈伟荣告诉记者,他刚到戏院时,编制18人,在岗16人,另有县宣传队两人占编。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深圳戏院为宝安县的文化演艺事业翻开了新篇章。开张第一年里,戏院每个月都奉上精美演出,全新的大型演出就像走马灯一般。京剧、越剧、锡剧等全国各地知名剧团,以及四川歌舞团、新疆歌舞团等,所有南下广州的文艺团体,都会奔赴边城,在深圳戏院粉墨登台,为香港同胞和边城群众奉上精美的精神食粮。
深圳戏院就是一扇祖国向香港开放的文艺窗口。陈伟荣告诉记者,几乎所有的演出票,戏院都是率先在香港进行销售的。演出通常是周六晚上一场,周日白天、晚上各一场。香港群众过境观赏演出的热情极高,周末的夜场,香港同胞每每都有三四百人;周日的演出,观众清一色几乎都是香港人。
深圳戏院成了港人的文艺乐园!1961年,上海越剧团在深圳戏院上演一场越剧《红楼梦》,情动香江,当年高达1块2毛钱的戏票在港售罄,还有100多位没有买到票的铁杆戏迷一路追过粤港边境,最后戏院只能在走道里加座解此燃眉之急。中国芭蕾舞剧院、上海芭蕾舞剧院、广州芭蕾舞剧院等国家顶级的芭蕾舞艺术团体纷至沓来,在深圳戏院倾情演出;广州杂剧团、天津杂剧团等著名杂剧团的演出,也是一次次将香港人磁吸过粤港边境。
在陈伟荣的记忆里,深圳戏院当年颇负盛名,很多设施都是全国一流的,深圳戏院是全国第一家安装中央空调的戏院。从1960年开始,由一香港老板包工包料,在深圳戏院施工安装中央空调,1961年安装完成并投入使用。也在这一年,广东全省境内最先进的放映机——一架进口的英国K利牌碳晶放映机,落户深圳戏院,开辟了戏院的电影时代。老树新枝,1997年经过改造的深圳戏院,率先安装了美国进口的杜比数码电影环音设备,与南国影院并驾齐驱,成为深圳市最早的数码影院。
深圳戏院往昔的那一幕幕繁华胜景,迄今仍深深地印在陈伟荣的脑海里。
陈伟荣忆往事恍如昨日。 本报记者 吴铠峰摄
新戏院,辟学生市场先河
人物2 李宝龙
在繁华喧嚣的东门步行街一隅,深圳戏院夹杂在其他庞大的商业建筑中间,一点也不显眼。但在业内人士和许多深圳老居民的心目中,深圳戏院却是一处获得艺术教益的殿堂,一片凝聚梦想的精神家园。有位“老深圳”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深圳戏院和工人文化宫,就是深圳年轻人最主要的活动场所;对面的新安酒家,是深圳档次最高的酒楼,令人心仪艳羡。
现任深圳戏院演出总监李宝龙调到深圳时,已是上世纪90年代。1994年5月,深圳戏院改造即将拉开序幕,他离开了曾在那片热土奉献多年并两次获过省新长征突击手、担任过三届省青联委员的山西,告别长治潞州大剧院总经理岗位,调到了深圳市文化局,首站就进入深圳戏院。
这年秋天,戏院改造建设开始,普通员工领取基本工资离岗休整时,李宝龙始终坚守在戏院基建办的岗位上,奔波忙碌。两年后,他被任命为深圳戏院副总经理。戏院改建过程中的许多珍贵瞬间,都没有保留和记录下来!这让李宝龙至今仍感遗憾。
1997年,深圳戏院改建完成后,重新开业的当口。李宝龙施展自己组织大型文艺演出的才干,在深圳戏院面貌一新的剧场内,隆重推出了由沈阳话剧院排演的大型话剧《沧原》。这一气势恢弘的话剧,规模空前,极具震撼力,仅演员队伍就有223人之多!数场演出之后,《沧原》一炮打响,轰动鹏城。改造一新的深圳戏院因此次重磅演出,给深圳各界留下了至深的印象。
自成功运作话剧《沧原》的演出之后,在李宝龙的精心策划下,深圳戏院频频牵手中外知名的艺术团体,为鹏城各界奉上一份份精美的文化大餐。
上海芭蕾舞剧院经典剧目《白毛女》,1998年率先在深圳戏院登陆鹏城,给深圳人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艺术享受;自2002年始,连续3年,俄罗斯国家芭蕾舞剧院将《天鹅湖》、《睡美人》等经典剧目,依次呈现在深圳戏院的舞台中央;大腕濮存昕及陶虹、袁泉等名演员加盟的小话剧《古玩》、《狂飙》等,以及话剧《蝴蝶是自由的》、《天上人间》卷起的娱乐风暴,荡涤过深圳戏院的舞台,在鹏城绚丽绽放。
作为鹏城最具历史纵深的文化设施和演出场所,深圳戏院面对寥落的演出市场,独辟蹊径,着力开拓深圳学生演出市场。在李宝龙的精心策划和推动下,深圳戏院近年来逐渐奠定了自身演出世界经典童话剧的“重镇”地位。
因一年推出《木偶奇遇记》和《美人鱼》演出140多场,全年共推出各类演出190多场的不俗业绩,深圳戏院于2003年从深圳市文化局领获“学生市场奖”的牌匾。西安艺术剧院的《丑小鸭》、浙江儿童艺术剧院的《白雪公主》,哈尔滨话剧院的《绿野仙踪》、济南儿童艺术剧院的《小红帽》等世界经典儿童剧,以及哈尔滨艺术剧院的《小萝卜头》、鞍山话剧团的《希望》、苏州滑稽艺术团的《一二三齐步走》等优秀剧目,无不登上深圳戏院的大雅之堂,熏陶鹏城儿童少年的情怀。
一座设施较为陈旧、功能日渐单一的老戏院,却以不断绽放着的活力和人文光芒,烛照祖国东南深圳经济特区的夜空。深圳戏院独特而醇厚的人文魅力,发人深思,耐心寻味。
在深圳戏院厮守和奋斗了15个寒暑春秋,李宝龙仍醉心在艺术演出市场耕耘和开拓,执守信念,精心甄别遴选,为鹏城千家万户带来更多精美的精神大餐和艺术享受。
李宝龙深情讲述当年点点滴滴。 本报记者吴铠峰 摄
本报记者 叶志卫 王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