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网站


热线联系



老东门

[粤港史窗]


  作者:

  来源:深圳特区报
 

深圳和平解放老东门免遭战火

第九站 老东门

历史瞬间

  解放前,深圳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现在深圳人熟知的东门。东门老街有着300多年历史,是深圳文化积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圳人的根。这里也是南方的重要门户,历来有国民党重兵把守。

  1949年10月16日上午,南头城解放,敌人受到很大的震慑,纷纷溃逃。1949年10月19日下午3时许,我人民武装从布吉乘坐货运火车到达东门,和平接管深圳。不开一枪一炮,东门老街免遭战火,老街上的商户,摇着自制的红旗迎接共产党和大部队的到来。

  本报记者 叶志卫

  今天漫步在东门步行街上,细心的你可能会留意到,那些花岗岩的路面上刻有谷行街旧址民缝街旧址鸭仔街旧址等字样,这是距今300多年历史的东门老街的原址。自晚明开始,老街一直是方圆几十里名声显赫的商业墟市,它记录着深圳的昨天,展示着深圳的今天,展望着深圳的明天。

  解放深圳这个重要的转折点上,在我党地下工作者的努力下,盘踞在深圳的国民党武装被争取过来,向我军投诚起义,深圳被我党和平接管。东门老街上的商户对共产党的到来欢呼雀跃,人民政权迅速成立工商联,让老街重新焕发青春。

  东门老街免遭战火

  “东门当年有个小火车站,是东门商户运送物资的主要站点,当年接管深圳时,解放军战士就是从这里来的。东门的一些老人对记者说。

  这个东门老人们所熟知的小火车站,如今的位置是东门解放路集邮公司对面、铁路边榕树头。1949年10月19日下午3时许,沙深宝边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刘汝深,率我人民武装100多人,由解放军军装换上警察服装,佩带人民警察徽章,和60多位干部佩带政工队袖章,先行一步,从布吉乘坐货运火车直落深圳,接管深圳和九龙海关。

  人民警察迅速接管了国民党主要的据点:当年的伪警察所(位于今解放路老街比萨店东侧)和伪镇政府(原安仁善堂,今天已经废除),接着,接管了火力发电厂(今迎宾馆对面)、铁路东站、深圳商会、银行等重要部门。

  东门老街被完整保存下来。其实,早在几个月前,共产党人就做足了工作。1949年8月份,地下党派遣李庆同志打入敌梁杞大队做瓦解工作,派出谭刚等同志去九龙海关做工作,争取了梁杞、护路大队和海关大部,孤立、包围了顽固的税警团。10月14日,敌伪武装向我投诚起义。

  当年带领民兵最先进入深圳,原宝安民兵基干连副连长邓韵清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说到:接到解放深圳的命令后,我们采取的办法,不立足于大打,以和平解放为上,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深圳紧邻着香港,炮弹没长眼睛,飞过河去爆炸很容易造成中英之间的麻烦。其实,通过李庆同志的工作,到解放深圳前夕,实际上梁杞大队的大部分人都已争取过来了,成了我们的力量。随后,海关的几百人也站到了我们一边来了,这就解决了解放深圳的重要问题,最顽固的税警部队被孤立了,最后向我党投诚。

  有了这样的基础,解放深圳的部队坚决遵照中央指示,密切注意与一河之隔香港的动态,避免一切不必要误会和冲突。部队解放了南头县城后,用3天时间演练和准备,在地下党配合下不发一枪接管深圳。我部队为此做了周密方案,甚至演练时什么队伍在前面什么队伍走后面,走那条线路,怎么走,逐一落实。

  商户做红旗迎接共产党

  大部队进城时,上千各界人士和群众闻讯赶来,挥动彩旗,鸣放鞭炮,击鼓舞狮,欢迎大军进城。简单的入城仪式上,走在最前面的是红旗队,接着是腰鼓队,后面是整齐的方队。

  “解放时,街上不少的红旗都是我家的呢!东门老街的老居民,现年82岁的梁柏合告诉记者。据梁柏合介绍,当时为了迎接解放军进入东门老街,商家主动提出要挂上红旗迎接,提出要在解放军到深圳的时候,街上挂满红旗。那时候,国民党还在呢,我们也不怕,他们看大势已去,我们做五星红旗他们也不管了。他大笑着回忆说。

  在当时的东门老街上,梁柏合家的东生源是最大的布料店,所以做红旗的任务就重一些。为了做出足够的红旗,梁柏合和手下的4个工人连夜赶制。到1949年10月19日下午,解放军入城的时候,东门的商户一共做了100多面国旗。

  当晚,我军管会在民乐戏院(今老街人民北路电影院)召开各界人士和群众大会,刘汝深主任宣布深圳镇人民政府成立,号召工商界人士迅速恢复营业,维护交通、水电和社会秩序正常运作。

  刚解放的深圳,才2万人左右,街道只有西和街、上大街、鸭仔街、北门街、南庆街、新圩和新市场,几条又短又窄的街道,周围搭满低矮潮湿的木板房或草棚,人民饱经战火蹂躏,群众生活贫困交加。

  这时,国民党反动势力仍作垂死挣扎,从海南岛派遣飞机天天来投弹扫射。文锦渡及东门小火车站露天汽油桶中弹着火,幸被迅速扑灭。残留和暗藏在深圳的国民党散兵、特务、土匪及流氓常于午夜出来骚扰、放冷枪,威胁群众生命安全。我军管会大力组织民兵、纠察队巡逻,发动群众打击敌人嚣张气焰,维护社会治安,巩固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

  成立工商联管理工商业

  解放时,深圳的主要街道上,分布着800多家大大小小的店铺,为了方便管理,更好地恢复经营生产,沙深宝军管会决定成立工商联。

  军管会召集了东门商家老板们开会的时候,梁柏合也去了。东生源的商业信誉非常好,他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梁柏合也因此成了筹建工商联的最佳人选。梁柏合谦虚了半天也推脱不掉工商联主任的任命,只好走马上任。

  工商联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帮政府收税。梁柏合说:当时收税的方式是,由老板自己报税额,由行业工会进行公议,最后由政府民主评议决定。解放给工商界带来很大变化,老板再也不能对工人不尊重了,从社会地位来讲,工人倒要高些,最后有些工人不听话,老板没有办法还去找工会。梁柏合回忆说。

  另外一方面,东门老街也在工商联的推动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时的东门老街,街道非常窄,只能够行人,车子不能进来,所以交通上非常不便,于是大家便商议打通其中几条街,开辟一条可以通车的道路。这条路就是如今的解放路。梁柏合说。

  梁柏合拿出一份由原深圳市总商会原副会长袁锦铭绘制的解放前东门老街地图,地图上说明,当时的街道,除维新路、新街和渔街用混凝土外,其余绝大多数是石板,街道一般只有25米宽。梁柏合指着老地图说,当时的雨和街、谷行街、东新街被打通、扩宽,就是今日解放路的雏形。因为涉及到拆迁,我们挨家挨户上门做商户的工作。我自己位于谷行街的东生源也被拆迁了一部分。梁柏合说。

  在新政权的领导下,商户的配合下,东门老街又重新焕发青春。

人物1

  梁柏合

  百年东生源

  见证东门历史变迁

  本报记者 刘静

  东门作为目前深圳最繁华的商业区和潮流人士指标性聚集地之一,同样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故事。

  在现在东门太阳广场附近的永新街,有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挂着三个红色手写的招牌字东生源。在热闹的东门,多彩的招牌随处可见,没人会在意东生源背后的故事,而就是这个不起眼的东生源见证了高速发展的深圳的100多年商业史。东生源的传人,今年82岁的梁柏合满头白发,思维清晰,在得知记者来意后,立刻拿出一张老东门街道地形图铺在桌上,随着他指尖的挪移,东门的沧桑旧事徐徐展开。

  “东生源起源于清光绪年间,那时梁柏合的曾祖父在老家广东新会以染布、卖布为生,眼见生意做得不错,便自立门户并期许东生源这个名字能带来生生不息的财源。而在清朝末年梁柏合爷爷那一辈,东生源从新会迁址深圳,当时的深圳墟也就是如今的太阳广场,是远近商家都前来淘金的商业交易场所,东生源便在这里亮出招牌,扎根深圳。到了解放前,已经拥有400多平方米店面的东生源做得颇具规模,各种染布器具、淀池、颜料一应俱全,由于当时东生源每日要晒的布料数量不少,工人们便把布料拿到晒布岭去晒,现在东门的晒布路也就因此得名。

  梁柏合告诉记者,他年少时被父母送往香港就读师范专业,能成为一名教师是他曾经的梦想,但日军进攻香港,时局动荡,我只有十三四岁就又不得不返回深圳帮忙家里经营东生源的生意。等到了深圳,遇上炮火袭击,又得躲去香港,两头跑。那时年纪尚轻的他时常坐船往来顺德等地,将上好的丝绸布匹转手批发至香港大埔、元朗一带,也正是因为他的用心苦干,东生源的布料批发生意很快便小有名气。

  深圳解放时,梁柏合手工缝制红旗迎接解放。1950年,他作为商界典型人物当选为广东省第一届人大代表,并且受到了叶剑英同志的亲切接见;1951年4月深圳镇工商联成立,当时年仅23岁的梁柏合就被公推为深圳镇工商联首位主任委员。1955年,国家实施公私合营,东生源由一个私营店铺变成了宝安县纺织公司下属的门市部。

  1979年的11月,在香港经营东生源的梁柏合,看到机遇与商机立刻返回深圳,在横岗开办了东生源三来一补加工厂,成为第一批来深投资的香港商人。有天他去东门,看着曾经在东门街道上风光一时的东生源还是纺织公司下属门市部。1983年,梁柏合找出当年房契与有关部门接洽,东生源重回梁家。

  采访中,梁老很高兴地告诉我们,他的儿子即将接手东生源的管理。而他在闲暇时光会和老友们组成千岁旅游团旅游。这些老友都是曾经和他一起见证过东门今昔的当年的小伙伴。无论走遍那里,这些老人最终都还会回到东门,这是一个浸淫了他们无数梦想和汗水的地方。

  人物2

  刘成浩

  国民党撤退

  与三兄妹擦身而过

  本报记者 叶志卫

  在一张边纵1949年10月布吉火车站待命进军深圳的老照片上,记录了参加革命的三兄妹随部队进入深圳的情况。通过他们的口述,记者了解到解放深圳时的故事。

  今年77岁的刘成浩先生目前在英国居住,他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他和两个妹妹刘成仪、刘成善都在这张珍贵的照片上,他们当年都是边纵的小战士。刘成浩1932年出生在香港,童年跟着父母在广州、上海、南洋等地颠沛流离。他参加革命后影响了两个妹妹,带着两个妹妹加入了边纵部队。我当年只有17岁,刘成仪16岁,刘成善15岁,我们在边纵一支三团,年纪小,属于小鬼级别的人。刘成浩说。

  1949年10月下旬,深圳解放了,部队开始进入深圳,刘成浩三兄妹是随大部队第一批进入深圳,我们和其他战士从龙华行军到布吉,在布吉火车站等了一段时间后,坐上了一辆敞篷小火车,来到了东门的小火车站。这张照片,是他们在布吉火车站等待进入深圳时留下的合影。刘成浩估计照片是香港记者拍的,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照了相,后来是文艺宣传队的同志给我们送来照片。我们进入深圳以后,不少在街头展出的照片,是当年《大公报》的记者拍的,这张照片可能是香港的记者朋友拍的。刘成浩说。

  刘成浩的妹妹刘成仪当时在政工队工作。她还回忆说,我们在布吉的火车站等待时,还看到国民党军队坐着汽车撤退,他们的汽车就和我们擦身而过,彼此没有发生任何冲突。她回忆说,在进入东门之前,在部队的集会上,领导一再传达上级命令:保持纪律,不可以和国民党军队发生冲突。

  刘成仪告诉记者,进入东门后,政工队的主要任务是搞宣传,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当时,东门已经有很多地下党同志,他们就组织了很多群众聚会,我们就上去给群众讲共产党的政策。我们还给大家唱客家山歌呢。她说。

  在当时的东门老街南塘(今南塘商业城一带),刘成仪还接待了很多来自香港的进步青年,我党在香港有地下工作者,很多香港青年受到他们的影响。深圳解放后,他们从香港来深圳了解我党的政策,由我们政工队负责接待、解答问题。刘成仪回答说。

  解放后,刘成浩在深圳的政法系统工作。1971年他去了英国,直到1993年才回国,在英国,他从给餐馆洗盘子开始,最后创办了自己的中餐馆,他还是英国剑桥华人联谊会的副会长,20多年来,我从来没有忘记祖国,剑桥的华人都知道,谁要说中国坏话,我会打他的。他说,他还在自己的观澜老家办一个小型的展览,给后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解密

  上世纪50年代,深圳建起了深圳戏院、新安酒家和华侨大厦

  “边城三大建筑个个有名

  本报记者 叶志卫

  上世纪50年代末期,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到深圳视察,看见深圳毗邻港九,是华侨出入最多的口岸,建议把这里建设成祖国南大门的橱窗,于是修水库、建戏院……当年深圳戏院、新安酒家、华侨大厦被称作是边城三大建筑,如今,这三大建筑都还为深圳人所熟知。

  在这三大建筑当中,深圳戏院是最有名的。深圳戏院坐落于东门步行街口始建于1958年1994年重建1997年7月重新开业。它是深圳地区最早的剧场单位,上世纪60至80年代,在祖国大陆对港澳的统战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接待过中国几乎所有中央文艺表演团体演出,接待过很多外国元首和国家领导人。

  深圳戏院承担了很多著名文艺工作者的演出,比如,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中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马思聪先生就曾在此演出。1965年9月20日,原宝安县文化局接到国家文化部电报通知:马思聪先生和夫人王慕理女士将于10月1日来深圳举行独奏音乐会,并务必准备一部高级大三角钢琴。接到通知,县文化局先喜后忧,能欣赏到名家独奏音乐会可谓喜从天降,但当时的深圳何来高级大型三角钢琴?香港文艺界人士获悉此消息后,热情地集资20万元港币为深圳购买了一架德国名贵的依巴赫牌三角钢琴。为此深圳在香港同胞的支持下有了第一架钢琴。

  新安酒家位于东门永新街道。宝安县在明清两代曾称新安县,酒家故取名新安。新安酒家奠基于1958年,当时由陶铸来挥锹奠基。中途虽然遭遇三年经济困难,新安酒家还是于1961年春节正式开业。开业前夕的大年三十晚宴请来叶剑英元帅和广西戏剧团刘三姐剧组的演员。大年初一,叶剑英元帅亲自为新安酒家开业剪彩。上世纪60年代,深圳戏院经常有演出,香港工会、文艺界、工商界的人士也纷纷走过罗湖桥来观看演出,场场满座,每天日夜两场共有两千多人。每到周日,到新安酒楼饮早茶也是当时深圳人的时尚。新安酒家成为当时宝安县最大、知名度最高、接待省地市领导和港澳台同胞的定点酒家。2005年新安酒家结束了40多年的营业历史。

  深圳可称之为酒店和酒家的东西也是上世纪60年代初才出现的,其中之一就是被称为三大建筑之一的华侨大厦,当年,该大厦是接待上级领导和港澳台同胞以及华侨的高级场所。

  回眸

  老东门的足迹

  本报记者 叶志卫

  历史是有足迹的。

  今天的东门,虽然因为当年的改造,老建筑已经大部分拆迁,但老街的花岗岩路面上,仍然刻有旧街址的字样,沿着这些老街名字的路面,走在如今繁华的街道,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解放军战士进入东门,受到东门商户热烈欢迎的情形。

  东门的老商户说,当年我们商户都盼着解放啊,即使国民党没有走,我们都冒着风险做五星红旗,那种兴奋的心情,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有300多年历史的老街,盼望着改头换面,新政权的建立,让它重新焕发了青春和活力。

  今天经过改造的东门,古朴与繁华同在,传统与活力同在。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改造,当年方圆数十里声名显赫的商业墟市,发展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商业旺地之一。老街在重新注入能量之后变得更加鼎盛繁华。

  东门是深圳最重要的根。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根重新发芽,开枝散叶,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今天,我们同样在老街路面上刻下旧时街道的名字,是为了让我们记住它曾经经历过的那些沧桑岁月。

老东门俯瞰图。 本报记者 郑东升 摄

今日东门万商云集。本报记者 吴铠峰 摄

老东门广场的世纪钟。 本报记者 吴铠峰 摄

老东门出生的“土著居民”梁柏合。  本报记者  吴铠 峰 摄

刘成浩回顾激情燃烧的岁月。    本报记者  叶志卫  摄

 

 

 

 

 

 

   
老东门俯瞰图


今日东门万商云集
 

 

 

东江文化交流网站  电 话:86-139 0293 8869
您是本站第 位客人
深圳市坪山区东江客家文化协会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粤ICP备2004805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