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网站


热线联系



深圳历史上下六千年

[粤港史窗]


  作者:

  来源:深圳商报
 

马牙南宋三彩元代墓葬

首次发现深圳历史上下六千年

【商报讯】廖江波、记者苏伟报道:昨日,从深圳大梅沙村遗址考古现场传出消息,史前时期马牙、南宋三彩和元代墓葬在深圳首次被发现。
  发掘面积1600平方米
  大梅沙村遗址位於深圳盐田区大鹏湾北部,遗址东西长300米,南北宽约100—150米,是一处典型的沙丘遗址。去年,深圳考古人员在村子北部发现这处遗址,它距1992年考古发掘的大梅沙遗址约300米。
  从今年314日起,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较大规模的发掘,现已发掘面积1600平方米,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春秋战国以及宋、元、明、清多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出土一批重要文化遗迹和遗物。
  马牙灶坑首被发现
  考古人员在遗址的最下层发现了陶质松脆、饰有多种纹饰的夹砂褐陶片。这说明,历史进入新石器时代。
  在新石器地层中,马牙、灶坑的发现最为重要。马牙出土於遗址的东北部,共20馀颗,整齐地排列在一起,齿冠正面呈‘II’型,专业人员据此断定它为马牙。马牙的发现在考古工地上掀起一阵波澜,因为这在深圳还是首次。岭南属酸性土壤,人和动物骨骼都不易保存,因此这一发现十分重要,它说明,新石器时代的深圳已有了驯马及大型牲畜的饲养。
  在遗址的西部,考古人员发现一座灶坑。该灶坑形状近圆,周壁被火烧成砖红色,直径约50厘米,深约30厘米。考古人员介绍说,这一灶坑距地表深1米多,开口於黄沙层下,灶内出土陶片较少,从陶片特徵和灶的形状结构看可能属史前时期,但由於叠压它的地层内无包含物,年代尚无法确定。若年代确定为新石器时代,如此完整的灶坑也为首次发现。
  遗址内还出土一批遗物,主要为石器、陶器及装饰品。石器目前已发现30馀件,均为磨石器,种类有铲、斧、锛、凿刀、网坠、石砧、石球、砺石等。
  通过出土器具,大致可推测出当时的经济状况:近海捕捞及?集是人们食物的主要来源;大量的石砧、石球及其上面留下的砸痕表明贝类食品?有相当的地位;大型网坠的发现说明海洋捕鱼业的重要性;遗址内缺乏用於农业耕种的生产工具,表明原始农业尚不发达;纺轮的发现则表明原始纺织业已经开始;石环、石璜的发现说明先民们装饰美化自我的追求。
  4座墓葬同时出土
  在遗址的东部,考古人员发现4座墓葬,它们集中出土於一个探方的西部,墓葬的开口层位、方向、形制大体一致,均为土坑竖穴墓,墓穴呈东西向,墓内均有随葬品,其中3座墓随葬1件陶罐,另一座随葬豆和罐各1件,说明当时生活水平低下,墓内填土软硬,人骨已完全腐朽,没有发现骨骼。据推测这曾是一大片墓地,但在六、七十年代被当地农民种地时破坏掉一部分。
  南宋三彩首现深圳
  在春秋战国文化层之上,考古人员发现有南宋晚期硬土面,长度10馀米、厚度在05—1米、宽约8米。这就是宋代居住遗址。遗址也发现有清白瓷片,政和通宝钱币等,另外也发现一件宋三彩残器,色彩清晰艳丽。宋代三彩在深圳是首次发现。专家认为,它证实了南宋时期客家人从北方南迁居於此的证据。
  元代墓葬出土瓷罐
  元代墓葬坐落於南宋建筑面之上,墓内随葬有瓷罐和器盖2件,瓷罐平放於墓底,瓷罐肩饰乳钉纹,口沿上抹一层薄釉。罐内充填沙土,盖直接扣於罐口。发掘人员指出,古墓葬的陶器中往往放置一些食物,今後要对罐内填土进行分析。
  清代瓷器映射繁荣
  清代中期遗物在遗址的上部发现最多,且瓷器的色彩艳丽,种类杂。经初步鉴定,瓷器主要来自於香港大埔窑、江西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其年代从清代中期至清晚期,年代同康熙八年迁海复界的历史记载相吻合。这些瓷器是深圳一带再度繁荣的证明。
  大梅沙村遗址考古发掘的资料证明,从距今六千年直到明清时期,先民们长期在这生息繁衍,它是深圳历史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目前大梅沙的考古发掘还未结束,或许还有更多的惊喜会在那产生。

2001418

 

 

 

 

   


 

 

 

东江文化交流网站  电 话:86-139 0293 8869
您是本站第 位客人
深圳市坪山区东江客家文化协会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粤ICP备2004805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