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网站


热线联系



深莞惠共同打造“半小时经济生活圈”

[港都市圈]


  作者:
朱文蔚 王轲真
  来源:深圳特区报
 

惠州市委书记黄业斌就贯彻落实《纲要》、

积极推动与深圳东莞的合作等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深莞惠共同打造半小时经济生活圈

 


惠州市委书记黄业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纲要》摘要

  支持惠州、佛山、中山等市开展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

    以深圳市为核心,以东莞、惠州市为节点的珠江口东岸地区,要优化人口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促进要素集聚和集约化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面向世界大力推进国际化,面向全国以服务创造发展的新空间,提高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积极培育惠州临港基础产业,建设石化产业基地。

    集约发展石化产业,集中力量在深水港口条件好、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大的沿海地区,依托条件较好的现有企业,高标准建设2-3个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级乙烯炼化一体化工程,力争形成世界先进水平的特大型石油化工产业基地。

    ——摘自《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

 

三地同处珠江口东岸,是关系日益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惠州将全方位对接深莞,积极推动三地紧密合作,打造互利共赢的东岸共同体,并以此为平台,用20年时间建设一个大惠州。

   日前,本报策马扬鞭珠三角系列采访报道组来到惠州,惠州市委书记黄业斌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接受了记者专访,就《纲要》落实情况和深莞惠三地合作发展等话题畅所欲言。

  深莞惠合作水到渠成

记者:《纲要》对珠三角地区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到珠江口东岸地区,更明确对深圳、东莞、惠州的今后发展和功能布局有了新定位。您认为在目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严峻的背景下,三地合作处于什么样的阶段?

    黄业斌:深圳、东莞、惠州三地同属珠三角东部城市,山水相依,人缘相亲,经济互补,具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和条件。三地之间的区域合作也在多年以前就开始了。三地的经贸关系合作与交流尤为活跃。三地在电子信息产业等领域,已经成为国际产业链的有机组成部分,形成了具有紧密分工协作关系的企业群,素来有深莞惠电子工业走廊之称。另外,深莞惠三地警务合作也是非常密切,而且卓有成效。自2006年8月三地建立广东省首个多市全方位警务协作机制以来,有效地打击了跨市违法犯罪活动。但由于当时的合作没有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权威性不高等原因,三地一体化推进得不很深入,没有实现经济地理区域的高度融合。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珠三角地区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经过改革开放30年发展,珠三角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实力、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为珠三角加快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纲要》的出台,对包括惠州在内的整个珠三角地区是极大的鼓舞,对促进珠三角一体化发展更是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此背景下,推进三地紧密合作已是水到渠成。

三地对接交通先行

    记者:不久前深莞惠三地在深圳举行了第一次联席会议,并签订了三市紧密合作的框架协议,将深莞惠一体化发展推进到新阶段。您认为三地在落实框架协议的合作上,

当前最紧迫的工作有哪些?

黄业斌:在三地紧密合作上,惠州提出了全面加快十大对接的建议,包括观念、规划、交通等各个方面。对于三地来说,规划和交通对接是当前应着力推动的,规划对接则是最关键的对接。惠州将按照深莞惠区域一体化的要求,积极主动与深圳、东莞有关部门协调配合,进一步加快修编惠州市经济社会总体规划、土地、交通、产业等专项规划,实现三市规划协调一致。通过与深莞共同编制《深莞惠都市圈发展总体规划》,规划提前介入,避免经济、社会资源的错配误配,发挥效用最大化。

   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是最基础的对接,是政府推动三地融合的最直接手段。目前惠州与深圳有深汕、惠盐高速连接,还没有通东莞的高速公路。惠州提出今年底前,确保莞惠高速、深惠沿海高速公路通车。与此同时,尽快推进莞惠城际轨道项目开工建设,也争取深圳地铁三号线能够延伸到惠阳区的淡水。已经动工的厦深铁路,惠州希望能够借这条线路增强与深圳的联系。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大力推动三地公路、铁路、轻轨等交通网络连接,突破三地原有的地域界限划分,实现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无缝衔接。

 产业升级引导错位发展

    记者:《纲要》针对深圳、东莞、惠州的产业优化发展提出,积极培育惠州临港基础产业,建设石化产业基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区域服务和创新中心。惠州在与深圳、东莞的产业合作和对接上准备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黄业斌:产业对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东岸城市群资源配置是否优化。目前,深圳的研发实力、创新环境和人才、资金优势是十分明显的。而东莞在高新技术制造业上优势突出。惠州将借助深圳和东莞的发展优势,完善电子信息产业链,并向高端化发展。深圳在全国较早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惠州希望依托深莞科技创新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共建深莞惠国家创新产业基地。

《纲要》中,惠州被确定为石化产业基地。近年来,惠州石化产业发展迅速,80万吨乙烯项目已于2007年投产,1200万吨炼油项目将在今年一季度建成。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发挥中海壳牌南海石化和中海油1200万吨炼油等大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以现已落户的普利司通、惠菱化成、华德油储、惠深国际精细

化工产业基地和康利高分子等项目为基础,引进石化中下游及相关产业项目,加快推进大亚湾精细化工园区建设,重点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石化深加工产品、专用化学品和精细化工产品等,吸引深莞精细化工产业和资本转移来惠。利用惠州能源供应的地位,加强与深圳、东莞在电力、煤炭、油气等方面的合作,建设东岸清洁能源基地。

打造粤港澳休闲度假基地

    记者:深莞惠三地最近提出共同打造半小时经济生活圈,三地居民在工作、居住、休闲旅游上往来日益频繁,一体化生活程度的提高,也对三地在水源保护与利用,食品生产安全等诸多民生问题加深了相互依赖。惠州对此有哪些建议?

   黄业斌:我市拥有众多风景名胜,集山、泉、江、湖、海、岛为一体,与珠江三角洲其他兄弟城市相比,我市名山、滨海岛屿、森林、温泉等旅游资源具有较大的优势。今后,我们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学习借鉴深莞先进管理经验,依托两地客源聚集的辐射,大力发展旅游业,努力把惠州建设成为珠三角乃至粤港澳地区休闲度假基地。目前,惠州还是供港蔬菜和禽肉的重要基地,也是深莞等地居民日常消费农产品的重要产地。惠州将依托深莞物流和市场推进提升现代农业规模和标准,打造大珠三角地区最大和最安全的菜篮子

    东江流经惠州,是东莞和深圳居民重要的饮用水源。惠州将加强区域引水、供水、水质保护和污水治理等工程建设协调力度,着重建立区域洪涝灾害和水污染等突发事件的相互通报与应对机制。加大东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力度,确保东江水质符合国家标准,保障香港、深圳、东莞和广州东部地区的供水安全。在区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治机制上,三地共同推进水和大气污染防治,加强与深圳的协调,合力推进龙岗河、坪山河-淡水河流域水污染整治与大亚湾海域环境保护。

  我们是“打虎亲兄弟”

记者:在三地合作上,您如何形容深莞惠之间的关系?

  黄业斌:我在不同场合说过,深圳、东莞和惠州是兄弟关系。过去30年改革开放造就了大深圳、大佛山、大东莞,对照之下,现在的惠州只能算是幼儿园里的小朋友。我希望深圳、东莞两位老大哥能拉惠州一把,在推进珠江口东岸地区经济一体化中结成打虎亲兄弟的利益共同体关系。经过20年左右的努力,东岸城市群能够在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率先发展,提升区域发展整体实力。惠州也能成长为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成为科学发展的大惠州、先行先试的大惠州。

    当然,在城市竞争合作中,城市间的竞争和错位发展是必要的,只要三地能够遵循科学发展的原则,我们就一定能够在良性竞争中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

朱文蔚 王轲真

 

 

 

   


 

 

 

东江文化交流网站  电 话:86-139 0293 8869
您是本站第 位客人
深圳市坪山区东江客家文化协会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粤ICP备2004805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