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网站


热线联系



深莞惠紧密合作一体化指日可待

[港都市圈]


  作者:

  来源:深圳特区报
 

横向组合石化能源电子产业链

深莞惠紧密合作一体化指日可待

  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惠州的石化产业、东莞的加工制造业,都是今后珠三角规划发展的龙头项目。寻找三市在各自领先产业上的共同点,互补合作,有助于推动珠江口东岸一个经济共同体的快速成长。深莞惠联席会议后,三市有望在石化、能源和电子三个领域形成相互紧密合作的共同体,驱动珠江口东岸城市一体化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

    记者在大亚湾石化工业区采访时发现,目前投产的22个项目均没有深圳和东莞的投资。不过,在三市联席会议后,深圳企业已经快马加鞭在这里开展了项目投资调研活动。据了解,今年中由深圳彩田化工投资8000万元建设的年产1.1万吨高档油漆项目将开工,今年底前投产;而深圳宙邦电子材料公司投资1.9亿元建设的电池电解液项目将于8月开工,2011年投产;部分涂料生产企业也将项目开工日期定在今年内,希望能够在未来一两年的时间实现投产运营。

    在大亚湾,依托庞大石化产业项目的中小企业正陆续进驻。据介绍,2010年大亚湾将启动项目11个,投资额506亿元,其中深圳的投资项目有3个,投资额1.8亿元。而东莞的一家化工企业将投资8.5亿元建设一个占地6万平方米的化工项目。这些项目尽管投资额不算大,但依然获得惠州方面积极回应。而惠州市委书记黄业斌曾在不同场合提出,希望利用惠州的大型石化产业基地,发展与深圳和东莞在石化产业链上的合作。

    不久前中海油项目在惠州投产的消息在深莞两地石化业界引起反响,进一步吸引了石化相关行业的投资力度。目前深圳和东莞的化工企业正加大对惠州的投资力度,例如深圳浦平和广昌达实业分别投资一亿元和5000万元在大亚湾建设化工项目,借助石化基地的上下游产业链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除大亚湾乙烯项目的巨大吸引力外,千万吨级的炼油基地为深莞惠三市在能源产业方面的合作打开了空间。据介绍,在三市联席会议后,三市间更为通畅的成品油输送网络正在建立,今年底将完成互相认可的成品油运输车辆在注册地办理入城证,实现三地能源运输车辆互相准入。建设惠州中海炼油至深圳的成品油输油管线也列入日程。为应对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导致能源供应紧张局面,三市共同建立成品油应急储备制度,共同建设一座成品油储备库,储备三市半个月以上的消耗量。

    与此同时,深莞惠三地协议加强电网建设,确保三市电力供应协调推进,通过在三地建设三条500千伏的跨境输电线路,完善电网布局,促进电力设施规划衔接。

    今年5月,深莞惠三市协议,在加快推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基地和中心建设上,根据三市的资源禀赋、城市功能、现有产业结构、未来产业定位等,坚持特色发展、集约发展、互补发展,逐步在三市之间形成科学有序的产业分工,建设世界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世界先进水平的特大型石油化工基地等,共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深莞两地在高新技术领域的优势,为三地在电子信息产业上形成紧密合作奠定了基础。据介绍,深莞惠三市已经提出,今明两年三地信息产业部门联手着重推进企业合作、项目合作、人才合作培养、创新扶持政策的制定和共建产学研战略联盟。

    深圳与惠州在电子信息产业上的合作日趋紧密。记者了解到,目前深圳清华同方已经与惠州信息产业局达成协议,在惠州规划建设一个占地为9万平方米的以电子大厦为主体的现代信息服务业基地。打造以信息服务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产品的集中展示中心、软件产业孵化基地、技术人才培育基地、科研院校交流合作中心等综合性现代信息服务业园区。而深圳粤华与惠阳共同投资建设的汽车电子为核心的产业园已经吸引了包括爱华电子、视安科技等在内的汽车电子影音和汽配在内的5个项目。这一园区成为深惠携手进军汽车电子的基地,预计园区建成后年产值超过100亿元。毗连惠州的深圳比亚迪将1.5亿美元的锂电池项目和汽车配套产业项目设在惠州,希望在此获得未来发展的良好环境。

    据介绍,电子信息行业的合作正在三市引起高度关注,由深圳科技局、东莞经贸局和惠州信息产业局共同组织的深莞惠三地企业光伏产业发展峰会,旨在打造三地行业交流合作的高端平台,为产业协作创造新契机。

 

 

 

 

 

   


 

 

 

东江文化交流网站  电 话:86-139 0293 8869
您是本站第 位客人
深圳市坪山区东江客家文化协会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粤ICP备2004805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