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网站


热线联系



用世界眼光谋划深圳经济特区新发展

[港都市圈]


  作者:
乐正
  来源: 深圳特区报网络版 本网发布时间: 2008-02-04 15:00:36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今天的深圳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城市,我们业已形成的一些优势,主要是与国内城市相比较而言。若以世界眼光考察全球城市发展的大格局,不论是城市综合实力、管理水平,还是国际知名度,深圳距离新加坡、香港、首尔等亚太地区中心城市都还有相当距离,更遑论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等世界大都会。

  在省委十届二次全会上,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强调,深圳作为全国的窗口和形象,现在要和全世界比,不能在国内比,这就是深圳将来的任务,谋划深圳的未来,就必须树立世界眼光,敢向世界先进城市“叫板”。

  深圳经过28年持续高速发展,综合发展实力已位居全国第三位,人均GDP国内大中城市第一,在最近北京、上海、香港相继公布的中国城市科学发展指数、和谐指数与城市成长竞争力排行榜上,深圳均名列第一。比照国内其他城市,可以说,年轻的深圳经济特区已经跻身国内大城市的第一方阵,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也是中国现代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典型。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今天的深圳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城市,我们业已形成的一些优势,主要是与国内城市相比较而言。若以世界眼光考察全球城市发展的大格局,不论是城市综合实力、管理水平,还是国际知名度,深圳距离新加坡、香港、首尔等亚太地区中心城市都还有相当距离,更遑论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等世界大都会。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如果我们的发展视野只停留在国内,满足于现有的成绩,就容易滋生小富即安的自满情绪,进而固步自封,丢掉拼搏进取的斗志。只有登高望远,拓宽视野,环顾广宇,纵览天下,在更高的层面上、更广阔的舞台上去比较去学习,才能知不足,然后才能自反,取得更大发展。

  树立世界眼光是经济特区发展的应有之义

  树立世界眼光,瞄准世界一流,是深圳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国际化城市的内在要求。

  树立世界眼光先要有“胆”。要通过解放思想,克服狭隘视野,破除夜郎自大;克服创新疲劳,拒绝因循守旧;克服妄自菲薄,消除畏难情绪。

  树立世界眼光更要有“识”。要从大局和长远着眼,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主题,探索世界城市发展规律。在思考和制订特区发展战略规划的时候,要有自觉与国际先进城市比较的眼光和意识,比较的目的在于学习经验,查找不足,分析问题,捕捉机遇,找准定位,明确目标,进而使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与世界同步,日益接近世界一流城市的发展目标。

  用世界眼光谋划特区新发展,这是深圳发展的历史使命和客观实际所决定的。20世纪80年代初,深圳经济特区的诞生就是中国人民在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战略方针指导下,开眼看世界,勇立全球化经济大潮,奋勇搏击之举。28年来,特区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利用国际资源,学习国际经验,参与国际分工,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历史。特区之特,就在于特区经济从萌发之日起,就已是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它是在国际市场的摸爬滚打中锤炼成长的。特区经济的发展壮大升级转型,正是积极应对国际产业转移转型大潮,虚心学习,勇于探索,捕捉机遇,乘势而上,积极顺应全球形势变化的结果。因此,深圳经济特区的创立、成长与发展的历程证明,特区要承担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中国现代化探索者的历史使命,必须始终树立纵览寰宇的世界眼光,保持在国际市场中拼搏进取的斗志,坚定学习赶超世界一流城市的勇气和决心。

  时至今日,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物流业等支柱产业已经实现与国际对接,成为国际产业链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深圳外贸出口额已接近世界出口总额的1%,位列全国大中城市首位。深圳经济的外贸依存度高达330%,世界罕见。累计有14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深投资兴办实业,2006年我市企业在境外设立企业和机构的国家和地区达到88个。世界经济的变化,对深圳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不练就一副纵览世界明察秋毫的眼光,深圳发展将因国际经济发生波动而受到较大冲击。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深圳经济在国际分工中,还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加工贸易占据经济较大份额。据统计,2006年,全市加工贸易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63.74%,对全市工业增加值的增长贡献率为79.60%,加工贸易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当年GDP32.05%,对GDP增长贡献率为46.07%。当前,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服务业投资与业务外包逐渐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新热点。1990年—2002年间,全世界制造业的国际直接投资流入存量增长了2.03倍,而同期全世界服务业流入存量则增长了3.60倍。国际产业转移的技术路径也由原来母国研发对外技术投资的组织形势,开始向直接在东道国从事研发转变,投资方式从直接投资向服务外包转变,如果没有世界眼光,抓不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推动自身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继续做低端的“世界工厂”,继续走传统发展模式的老路,那么深圳发展面临的四个“难以为继”就很难破解,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用世界眼光谋划特区新发展,这也是国家发展战略需要所决定的。当前,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和实际发展水平存在落差,从大国走向强国,需要一个世界级城市作为资源、要素、信息集聚和调配平台,深圳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树立世界眼光。

  2007年最后一期美国《新闻周刊》国际版刊文称,对中国成为全球大国,继先前颇多预兆之后,时下已“不再是一种预测,而是一种现实”。以2007年为例,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首次超过美国,而且,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国。2007年,中国沪深两地股市总市值32.71万亿元,总成交额超过46万亿元,融资额居全球首位。中国还拥有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和港口货运量。美国《新闻周刊》称,论地位,中国重要性已居全球第二。从实力上说,中国已经有能力支撑一个世界级大都会。从适应国际经济新格局的需要出发,中国也需要一个世界级大都会。

  香港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在经济实力、法律制度、国际影响等方面都领先于内地其他城市,具备成为世界级大都会的基本条件。但是,香港土地空间狭窄,营运成本过高;产业基础狭窄,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无法生存;创新型人力资源不足,使新兴产业发展缺乏人力资源的支持。

  深圳毗邻香港,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深港合作,将直接扩大香港城市功能空间,为解决香港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找到一个根本的出路;深圳拥有比较发达的高新技术产业,深圳的创新科技产业与香港的国际服务业产业可以形成互动。从地域和产业结构方面来看,深港合作推动深港及珠江口东岸城市群成为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外向型实力最强的经济组合,深圳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要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完善并实现这一战略构想,需要深圳树立世界眼光,将自身发展纳入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进行规划,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

  深圳与世界先进城市的主要差距

  一般认为,世界先进城市基本特征包括: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是国际机构特别是跨国公司总部、国际组织、各国代表机构的聚集地,国际资源流量巨大,货物、人员、资金、信息等频密交换,拥有先进的城市基础设施,拥有国际化的生活、工作和文化环境,是国际信息、文化交流活动和国际旅游的目的地,拥有国际认可的法律体系和政治制度。世界先进城市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不同的世界先进城市往往都具备上述六大特征中的一个方面,或者几个方面。

  深圳要追赶世界一流的先进城市还存在很多不足:

  一是综合实力差距较大。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香港的GDP达到2050亿美元,人均GDP达到29350美元。新加坡GDP达到1410亿美元,人均GDP达到32030美元。根据初步预计,2007年深圳的GDP虽然再创新高,可望达到人民币6700亿元,换算成美元约为918亿美元,人均GDP可突破9000美元,总量上距离香港、新加坡还有相当距离,人均GDP不足新加坡与香港的三分之一。根据英国的全球化与世界级城市研究小组与网络研究分析,世界城市分为三级,其中伦敦、纽约、巴黎和东京位列第一级第一方阵,香港、新加坡位列第一级第二方阵,首尔跻身第二级第三方阵,深圳没有上榜。《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052006)》显示,香港位列第19位,深圳第73位,即便在内地城市中,也落后于上海和北京。尽管每个排行榜的评价标准不一,但是综合中外不同研究机构的报告进行分析,深圳的城市竞争力放到国际舞台上还比较弱,与世界先进城市之间的差距还比较明显。

  二是产业结构还有待调整和升级。目前世界上的国际化城市都是靠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来支撑的,而深圳的经济增长还主要靠第二产业拉动,截至目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还没有突破50%,总量规模在国内也只是处于大中城市第四位,说明深圳仍然处于工业化阶段,仍然无法达到国际化城市所应有的产业结构体系。比方说金融业虽然已经成为深圳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但是和世界先进城市相比较,距离明显。《伦敦金融城》2007年公布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数显示,伦敦在全球金融中心城市中排名第一,纽约第二,香港和新加坡分别位于第三和第四,深圳未能进入前100名。

  三是国际机构和大型跨国企业较少。由于文化隔阂和经济辐射能力有限,国际上的知名度还较弱等原因,深圳还未能成为大型跨国公司、国际组织聚集地。最新一期的《财富》统计,东京是50家世界500强企业总部所在地,排名世界第一,巴黎以26家排名第二,纽约和伦敦都是22家,并列第三。拥有中石化、国家电网等18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北京排在第4名。深圳还没有培育或吸引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将总部放在这里。如果说“总部经济”还不能说明问题的话,另外一项数据显示,目前在深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只有145家,北京已有447家。

  四是城市管理和市民质素的国际化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个世界级的城市,不是只有银行和证券交易所,还需要百老汇,需要体育馆,需要开放的多元化的国际生活环境。从这点来看,目前深圳还有相当距离。从市民素质来看,深圳暂住人口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人口为70%,占深圳总人口的一半以上,人口总体素质离国际化要求还较远。虽然是世界最大的口岸城市,但除了前往香港之外,前往其他世界先进城市仍然不便,深圳机场目前只开通了17条国际航线,不少离深出国或是外国旅客来深需要异地中转。美国《旅游与休闲》公布的“2007年全球十大最佳旅游城市”中未见深圳,在亚洲最佳旅游城市中,香港位列第七,而选择深圳为“最佳”的,甚至少于尼泊尔加德满都。去年7月,在学习考察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的经验后,深圳市市长许宗衡表示,与新加坡相比,深圳在发展思路和管理理念、科学规划城市、严格精细管理城市以及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都还有不小的差距。

  五是人才造血功能不够强,吸引人才的优势在减少。国际化城市的发展、竞争,说到底是国际人才的竞争。深圳高校少,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大量人才需要引进。但随着生产、生活、劳动力成本上升,深圳吸引人才的凝聚力在下降。过去粗放式的发展,造成四个“难以为继”,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国际领先的人力资源知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ECA发布的一项最新调查表明的,新加坡被认为是世界最宜居、最适合外国人工作的城市,香港在这一榜单上排名23位,深圳虽然比2006年进步了28位,但还是位列百名之外,列119位。

  审视自身的发展,深圳初步具备了与世界先进城市叫板的潜力,要有媲美世界名城的胆魄与志气;但实力与素质的差距又提醒我们,追赶世界先进城市,我们任重道远,需要有长期学习赶超的拼搏精神。

  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新思路

  第一、扶持世界品牌,培育跨国企业。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要创造更多本民族的世界品牌;以此来不断提高民族工业产品的附加值和影响力,发展增值服务,培育发展跨国经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目前,中国评选的7个世界名牌产品中深圳拥有3个,另外深圳还拥有中国名牌产品80个,中国驰名商标27个,被公认为是中国的“品牌之都”。应该说,深圳是中国创造世界品牌基础条件较好的城市之一,因此,在今后建设国际化城市的进程中,应把深圳发展成为中国世界品牌成长的摇篮,大力推进本土的世界品牌建设,以名牌产品为龙头,推动深圳的跨国经营企业群迅速崛起。

  要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鼓励,推进深圳的世界品牌发展战略,有选择地扶持一批享有一定知名度、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和潜质的本土骨干企业,以设计基金或给予优惠贷款的方式支持这些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鼓励本地企业之间、本地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跨国企业集团。营造世界品牌发展的良好机制和环境氛围。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法规体系,合理、高效地保护驰名商标和知名品牌。充分利用国际媒体、行业组织和商会对深圳品牌的推介影响力,扶持“深圳IT”、“深圳珠宝”和“深圳女装”等本土品牌,不断扩大区域影响。巩固深圳通讯设备产业、计算机及外设产业、时尚产业等已有区域品牌,推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向世界品牌进军的企业,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

  要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和成功做法,加快完善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相关政策,强化本地企业“走出去”的国际市场信息平台、风险评估和法律保护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跨部门的领导协调机制,包括建立由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及企业参加的多方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沟通信息,共同研究和协调处理实施“走出去”战略中所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发挥企业“走出去”对深圳产品出口、技术引进、资源供给、结构调整、空间拓展等方面的带动作用,促进本地企业的成长壮大和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第二、延伸高端产业链条,打造世界级IT产业基地。微笑曲线理论提出,高新技术产业链利润呈现一个“V”字形。在这个曲线中,产业链条上游的研发设计和下游的营销服务,利润率在20%至25%之间,而位于产业链附加值曲线底端的加工制造,利润只有5%。这就表明,如果要获得更多的附加值,就必须主动向产业链条高端环节延伸,从而提升整个高新技术产业的利润水平和自主发展能力。

  要力争把深圳建设成为新的世界级IT产业基地。在高新技术产业群中,深圳的信息技术产业的集聚效益和竞争优势相对明显,已形成产业升级的产业条件。因此,深圳应进一步强化和加快信息技术产业升级,延伸和完善电子信息产业链条,构建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提高行业整体配套能力,引进增值率较高的芯片制造环节,强化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闯出一条从研发设计到加工制造再到营销、服务的一体化产业之路。积极实施技术领先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推动本土高新技术企业从低端竞争模式向温特尔模式转变,打造竞争高地。争取用510年时间建成世界级IT产业基地。

  要加强公共创新平台建设。把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观念创新结合起来,进一步推进企业技术研发的专业化和协同化,降低研发成本开支和市场风险,以基于协同的研发产业集群替代单打独斗、小而全的个体研发行为,以委托外包和联合开发的方式增强企业间研发的关联性和组合性,以研发为核心形成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政府积极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结成研发联盟,广泛地借用“外脑”,强化核心创新能力。

  支持高新技术研发、技术引进、技术进步以及建立技术标准。进一步完善产业技术进步资金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树立全球技术资源观,通过国际技术合作、国际技术贸易、企业收购等策略,建立强大的技术支撑。引导跨国公司将投资重点由加工组装向研发、服务环节延伸,吸引跨国公司在深圳设立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

  第三、高标准发展远洋航运,打造世界级贸易大港。随着全球贸易和海洋运输的持续增长,以及船舶大型化和航商经营的规模化,全球港口的竞争不断加剧,少数港口将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级大港,在国际航运的分工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而大多数港口则可能成为喂给港和支线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深圳惟有不断加强港口体制创新,加快培育高端航运服务业,才能在全球港口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要构筑以盐田港区、蛇口赤湾妈湾整合体港区以及大铲湾港等为主体的国际港口群,推动深圳港由大港向强港转变,进一步提高以港口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业综合发展实力,努力实现把深圳建成亚太地区有重要影响的国际物流枢纽城市的发展目标。以集装箱运输为主,兼顾能源和部分散杂货运输,与香港港口共同构筑综合效益最优的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到2010年,深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500万标准箱。到2020年,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800万标准箱左右,跻身世界集装箱港口的前三位。

  加快推进深圳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继续推进东部和西部两个保税港区和空港保税物流园区的申报工作,加快推动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从各种资源的投入上充分支持和保障保税区以及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各项工作,在土地规划上为保税区扩区和自由贸易区预留空间,在周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上加大投入,提供各种便利。

  抓紧启动深港国际航运中心计划,推动深港两地港口业务整合。尽快组织深港共建国际航运中心的专项研究,将当前申报保税港区、推进保税区转型的工作纳入到深港国际航运中心的方案中。支持香港巩固其作为金融结算、转口贸易、船务中心、海事中心、供应链管理等服务中心的功能。发挥深圳在生产制造、物流服务和拓展腹地物流市场等方面的功能。加强深圳和香港未来在基础设施合作、多式联运、口岸管理、金融服务、人才交流等领域寻求更多的利益共同点。

  培育多元化的综合航运服务市场,大力发展国际航运中介服务。培育国际航运服务市场方面,大力发展港口服务业,积极培育多元化的综合航运服务市场。包括船舶交易市场、运输市场、航运交易市场、货运代理人和经纪人市场以及物流服务等。

  第四、加快体制创新,推动经济特区向自由贸易区升级。随着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并行发展,高端制造与服务活动跨国转移呈现不断加速之势。自由贸易区因其高效便捷的通关条件、低税自由的营商环境,成为跨国公司在全球布局的重要节点。创办自由贸易区有助于转变外贸增长模式和经济发展模式,推动服务业升级,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和质量。

  加快电子口岸建设,推进深圳口岸监管模式创新。建立一个由监管机构、金融机构和企业等共同构成的公共信息平台。加速推动现有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和出口加工区实体通关效率的改善,从有形围栏转向无形围栏(电子底账),从监管货物为主转向监管货主(企业)为主。

  在深圳经济特区实践自由贸易区的部分功能。在保持经济特区名称和地位不变的情况下,积极创造条件,将现有的经济特区升格为综合型的自由贸易区,赋予经济特区部分自由贸易区功能,通过制度创新与功能升级,使有条件的经济特区在更高层面上扩大对外开放,实施自由贸易区体制,由一般的中国经济特区向更加国际化的世界经济特区迈进。

  以河套地区为试点,探索建立深港自由贸易区。建议在深圳经济特区的部分地域实行自由贸易区体制。申请专门立法,对深圳经济特区实施自由贸易区体制的功能类型、中央主管部门、监管方式等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以河套地区为试点,建立深港自由贸易区。利用香港边境禁区开发的契机,沿深圳河建设深港合作产业带、观光带、休闲生活带,兼具自由贸易区功能。

  第五、深港建立更紧密合作关系,增强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改革开放以来,深港两地持续推进经济、社会各项合作。新的历史条件下,深港合作突破单纯的“前店后厂”模式,在创新资源与服务资源的互补方面出现了新的格局和共识。在“一国两制”框架下,深港两地在“18”、“16”合作协议的基础上,通过功能互补、优势整合,共建共享,有助于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等地位。

  在香港和深圳建立中国金融创新基地和科技创新综合基地。为增强中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应以创业投资型的资本市场为核心,建设深港金融创新圈。深港两地通过优势互补和相互合作共同建立深港创业板,推进深港两个证券交易所相互参股、持股,创建港深资本市场“一板两市”合作机制。深港两地共同培育科技风险投资市场,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探索人民币的离岸业务,扩大银行同业拆借业务。加快实现“深圳通”和“八达通”互联互通。整合两地的科技创新资源,共同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批准实施《“深港创新圈”规划纲要》和《“深港创新圈”实施方案》,并列入国家自主创新发展规划。

  在深港两地政府间建立次级政府长官间的定期工作会议机制,并成立相关协调机构。大珠三角合作中更多是城市之间的合作,尤其是深港合作,建议在粤港联席会的框架下确立深港两地的双边直接次级政府长官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同时,重视民间对区域经济合作的诉求与意见,扩展政府间协商的覆盖面。

  加快推进深港两地机场合作及边境地区开发的前期环评和规划准备工作。推动香港国际机场与深圳机场的合作进程,加快研究深港两地机场之间航线互补和直通铁路接驳的可行性方案。两地联合推进边境地区的整体环评和规划进程,积极稳妥地研究开发目标。可以低排污、低密度和低流量、高端化、特区化为原则,将河套地区作为“深港创新圈”的一个重要节点,建成一个科技研发中心。当务之急,应该把边境地区及周边的生态敏感区域及深圳湾一并纳入发展规划中,做一个整体、长远的规划和开展环评工作,保证河套地区的健康发展。

  允许深港两地间实行更自由灵活的人员、资金和货物进出体制。进一步放宽在深或来深人员赴港旅游政策,在深圳试行“为到香港、澳门的外国人进入深圳经济特区免予签证”的出入境政策等有利于两地人员及游客自由往来的政策。允许更多拥有香港合法车牌的小汽车、人货车、大货车进入深圳特区,执行深圳规则。在深圳设立规范的跨境货币流动机制,有限度开放深港之间的“人民币自由行”和“外汇自由行”试点,每年给予深港之间一定额度的人民币和外汇出入境指标,既满足香港企业的需求,又可以将人民币和外汇自由出入境控制在一定限度内。

  第六,以筹办世界大运会为契机,全面提升市民国际化意识和深圳国际知名度。体育赛事在全球的广泛传播和在政治经济领域的特殊作用被认为是20世纪除两次世界大战外对人类社会影响最深远的第三件大事。现代大型体育赛事已经远远越出体育自身的范畴,对展示城市形象、体现城市精神、拉动经济发展、推动文明建设、增进国际交流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各种层次和各种规模赛事的举办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举办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是全面提升市民文化素养、国际化意识,提高城市国际知名度的机遇。

  全面开展文化素质提升工程。大力推进“文化立市”和“科教兴市”战略,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全民学习迎大运”为主题,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城市活动。以“迎大运、学外语”为主题,深入开展“百万市民讲外语”活动,从窗口行业、涉外服务行业和旅游景区从业人员开始,逐步推向社会,全面提高市民的外语水平,推动深圳语言环境国际化,培养市民学会国际礼仪。

  积极开展服务素质提升工程。结合创建文明行业和构建诚信体系,广泛开展“优质服务迎大运”活动,加大窗口服务行业的培训力度,提升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大学生积极参加迎接和举办大运会的各项工作,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服务风范。借助关爱行动这一平台,开展“关爱在深外国人”活动,大力开展“灯下亮”工作,充分利用口岸城市的优势,加强对来深和在深外籍人士的宣传。

  尽早启动“深圳城市品牌行动”,整合全市外宣资源,与全球知名公关公司及传媒机构合作,形成“大运会大外宣”格局。建设城市品牌库,树立和推广深圳城市品牌形象,同时在文化、旅游、经贸等日常对外宣传与交流工作中有意识地突出“大运”主题。充分利用从今年起我国连续举办国际大型赛事及会展的优势,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哈尔滨冬季大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举办期间路演推介深圳;组织力量,在2009年贝尔格莱德大运会上宣传推介深圳。选择世界主流媒体,借助大运会契机宣传报道深圳。

  第七、建设国际一流的滨海花园城市,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数。好的城市首先应当是一个高品质的和谐之城、宜居之城,市民幸福指数很高。其中,“宜人”是对好城市的最高评价,也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温哥华、日内瓦等后现代城市是享誉世界的生活之城、幸福之城。深圳应始终不渝地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通过大力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努力营造舒适便利安宁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生活品质最高的宜居城市。

  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主旨。城市发展要以人为本,体现对人性和市民性的普遍关怀,把市民的工作、生活和发展需求置于城市的首位目标。要营造适宜百姓居住、工作、发展的优质环境,城市建设应在“市民需求”、“市民受惠”和“市民认可”的前提下进行。

  确立“生态首位”的城市发展准则。要把生态规划当作贯穿规划编制工作过程中的核心任务,确保生态和环保的内涵体现在未来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各个技术层面、管理层面和实施层面。同时,积极探索建立跨部门协调一致的生态管理模式,推动建立生态规划公众参与机制,培养生态公民。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创建世界一流的滨海花园城市。推进海洋生态环境和海岸线自然景观保护,加强近岸海域环境污染防治力度,合理规划生产与生活岸线,保留滨海公共空间,塑造滨海城市景观特色。深化推进生态建设,深入推进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改善城市面貌。同时,积极建设多元语言环境、多元文化背景的国际化社区,使深圳拥有适合国际一流人才工作和生活的环境。

  (作者:深圳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社科院院长乐正)

  (编辑:林湄) 

 

 

   


 

 

 

东江文化交流网站  电 话:86-139 0293 8869
您是本站第 位客人
深圳市坪山区东江客家文化协会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粤ICP备2004805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