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网站


热线联系



扩大合作共建绿色优质生活圈

[港都市圈]


  作者:
范京蓉
  来源:深圳特区报
 

香港环境保护署署长王倩仪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表示深港两地环保事业未来有巨大合作空间

扩大合作共建绿色优质生活圈

日前,在香港环保署传媒关系组的安排下,香港环保署署长王倩仪女士就深港环保合作的未来前景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王倩仪表示,深港两地唇齿相依,互相依傍,在环保方面有多年坚实的合作根基;两地在改善大鹏湾及深圳湾区水质、区域空气质素、推进清洁生产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并已陆续见到成果,未来仍有巨大合作空间。

    王倩仪以深港共同改善区域空气质素为例说明了两地在环保领域的密切合作。她说,粤港两地正致力在2010年前将区内四种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总排放量削减20-55%,并为此推展《珠江三角洲地区空气质素管理计划》的各项减排措施。深圳市积极配合,在2007年已实行国III车用油品及国III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完成对所有燃煤发电机组加装脱硫装置;将部分燃油电厂改用天然气发电和新增两家天然气发电厂等,以减少主要空气污染物排放量。

    同时,香港方面则为所有发电厂订立排放上限,并将于续牌时逐步收紧。立法会于去年通过《2008年空气污染管制(修订)条例》,赋予有关排放上限法定效力。政府亦已推出资助计划,促进使用环保车辆,并为欧盟V期柴油提供税务优惠。香港环保署现正探讨本地渡轮使用较洁净燃料的可行性,并会加强管制,限制消费品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含量。

    王倩仪说,深港双方一直以来积极推进两地专业人员的技术交流,通过调研、考察、座谈会等方式,加强沟通,分享信息和经验,例如在去年双方交流有关电厂烟气脱氮及监管跨境重型柴油车尾气的技术和经验;在今年6月共同出席了深圳市VOC(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治理动员暨技术研讨会,互相交流有关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治理的技术和经验。

    展望未来,王倩仪表示,香港会与珠三角地区更紧密合作,落实今年1月公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共同构建绿色大珠三角地区优质生活圈,把大珠三角地区建设成一个高科技、低污染、低碳的优质生活城市群;这将有助于为深港居民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带动两地的可持续发展,共同提升两地的竞争力及吸引力。

    她说,香港希望与深圳在推动空气联防联治,提高区域企业清洁生产水平,以及持续推进水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强合作。此外,香港会与深圳推动节能交通,包括推广使用电动车,以推进两地发展低碳经济。为与深圳市的节能交通发展相配合,香港特区政府在今年7月与深圳市政府共同开始试用比亚迪的双模混合动力汽车,未来两地会就更环保车辆的研发、供应与及推动使用方面进一步加强交流。

    在研发合作上,香港特区政府和深圳市政府于2008年5月与杜邦公司合作,设立太阳能研究及产业平台,不但成为深港创新圈下的首个主要科技合作项目,更成功创立了香港研发、内地生产的合作模式。王倩仪表示,深港两地会积极推广杜邦项目的合作模式,充分利用两地在环保科技及可再生能源的创新资源,利用深港创新圈为平台,加强两地的企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广包括环保的高端科技,促进深港发展成为绿色低碳城市。

她还透露,深圳环保部门将牵头组织企业参加今年10月由香港特区政府环境局与香港贸易发展局协办的2009年国际环保博览,并于同期举行之亚洲环保研讨会上,分享深圳市近年在环境保护及发展环保产业所取得的成果,介绍深圳市环保产业最新的发展和商机,共同推动两地企业合作开拓广阔的环境服务和环保技术市场

范京蓉

深港联合治理深圳河三期工程完工。图为治理后的深圳河沿岸环境。 本报记者 丁庆林 摄

未来深港两地会就更环保车辆的研发、供应与及推动使用方面进一步加强交流。  本报资料图片

深圳河岸边的绿化带为周边企业营造了优美的环境。本报记者 郑东升 摄

 

 

 

   


 

 

 

东江文化交流网站  电 话:86-139 0293 8869
您是本站第 位客人
深圳市坪山区东江客家文化协会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粤ICP备2004805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