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网站


热线联系



深港欲在前海建现代服务业示范区

[港都市圈]


  作者:
记者 范京蓉 滑翔
  来源:深圳特区报
 

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唐英年在深举行记者见面会

深港欲在前海建现代服务业示范区

   【本报讯】昨天下午,在结束与深圳市长许宗衡的座谈后,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唐英年在五洲宾馆举行记者见面会,通报了此行访问深圳的主要收获和成果,并就深港合作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唐英年表示,深港双方确定了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合作目标,将促进两地人流、车流、商流等方面的畅通,加大在创意、科技、金融业等方面的合作,在深圳前海建立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框架下充分发挥先行先试这把尚方宝剑的作用,共同努力使两地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唐英年表示,参加昨天座谈会的香港工商界代表、深圳市领导、广东省有关部门的领导都对深港合作抱有很大的期望,并就深港合作及粤港合作达成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透过优势互补使双方的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唐英年简要介绍了座谈会上深港双方着重探讨的四个深化合作方向。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他说,香港特区政府与深圳市政府的立场是一样的,就是希望与深圳在人流、车流、商流方面做到最大的畅通。无论是建设新的基建项目、增设口岸,还是多建铁路、道路、桥梁等,香港都会全方位通力合作,做好沟通,促进深港合作的发展。

    二是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方面的合作。香港的创意产业有很大的优势,深圳则拥有充裕的创意和科技人才,因此在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双方准备通过现有的机制进一步加强合作,例如做强深港创新圈、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等。

    三是金融合作。唐英年认为,深港金融合作可以跳出前店后厂的模式,双方可以充分发挥珠三角规划纲要赋予的先行先试这把尚方宝剑的作用,积极探讨金融合作方面可以先行先试的模式。

    四是现代服务业合作。唐英年透露,香港和深圳准备在前海10平方公里土地上发展一个现代服务业示范区。两地将在深港机场之间修建铁路,这一点已经达成共识,也得到了中央政府的支持。现在双方计划在铁路上设前海站,并在前海建立一个新的口岸。双方已同意成立专职小组,探讨研究建立现代服务业示范区,港方将会由商务及经济发展部牵头。

    记者见面会开始前两个小时,主要来自深圳、香港、广州等地媒体的几十名记者就已经架好长枪短炮在现场等候了。唐英年到场后,先用普通话问大家粤语能听懂吧?确认没有异议时才用粤语致辞。不过在提问环节,当记者用普通话提问时,他也同样用普通话回应。各个媒体关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金融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及前海现代服务业示范区等方面。

    深港金融合作要超越前店后厂模式

    记者:中央政府决定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对于深港金融合作有什么影响?

    唐英年:中央政府已经确定上海在2020年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现在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在十一五规划里已经提及。我们有信心,香港与深圳的合作,无论是地缘还是人缘方面都有优势。在金融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先行先试继续深化合作。

    记者:您曾在多个场合表示金融合作是深港合作重中之重,请问此次有没有就深港金融合作达成具体计划和创新机制?

    唐英年:香港和深圳要在现有基础之上展开合作,现有两个交易所已经签订了合作协议,两地在人民币结算上也有很多合作,两地的金融合作已经有了很多进展,但是我们不会满足于现状,还要深化合作,做大做强,不仅是前店后厂,要探讨在先行先试下,两地金融机构在产品、服务上进一步合作的空间。

    记者:在金融合作上,有媒体把深圳和香港作为一个整体与上海比较。随着深港金融合作的深化,将能多大程度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

    唐英年:香港与上海有优势互补的地方,我们和上海也有良好的关系。香港和上海在很多方面的发展都是要为国家在服务业的发展和继续改革开放做出贡献。好比一个飞机的两个引擎,如果只有一个是会出问题的。所以,我们欢迎国家把上海列为国际金融中心。到202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能够与美国、欧盟相比,谁说到时不能容纳两个国际金融中心?看美国、看欧盟,他们都有很多金融中心,所以,未来我们在发展金融中心上还有很大潜力。

    深港机场铁路连线拟增前海口岸

    记者:您刚才说到两地人流车流商流的畅通,两地在口岸和跨境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合作上有哪些进展?

    唐英年:在粤港合作方面,我们争取落实在今年年底开工建设港珠澳大桥。我们也就莲塘口岸与深圳达成共识,届时到广东东部,如汕头、惠州,乃至到福建,都会大大加快交通效率。另外,也在研究香港和深圳机场之间用铁路贯通,中间增加前海口岸,目前正在研究,今年年底会有一个定案。

    记者:随着深港合作的密切化,在深圳上班、香港居住这样的生活模式何时能够常态化?

    唐英年:深圳和香港的发展能否在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的框架下,随着两地的发展,能够发展到在深圳上班、香港居住,或者在香港上班、深圳居住,我们必须要朝这个目标共同努力。香港有1000平方公里土地,700万人口;深圳的面积是近2000平方公里,1200万人口。两地加起来接近3000平方公里,2000万人口,构成了一个可观的经济区域,所以我们要朝着在一国两制方针下共同发展的目标,未来绝对可以实现。

    在前海建立发展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对香港是宝贵的契机

    记者:深圳和香港共建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对深圳和香港的经济有什么好处?

    唐英年:我曾经思考过《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何要在当前的时机推出?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第二产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第三产业也发展得不错。如果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就要优化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香港对推动内地第二产业的发展,无论在技术、资金、销售还是人才等方面都做出很多贡献。第三产业是香港的强项,我们在服务业的发展空间相当大。所以,在前海建立发展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对香港是宝贵的契机,我们愿意同深圳一起探讨优质服务业示范区,带动双方共同发展。

    记者:深港之间是否会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区?

    唐英年:这要看自由贸易区的定位,CEPA就已经是一个自由贸易协议。在粤港合作上,我们对CEPA有更高期望,就是要先行先试,找到有利于双方的合作领域。

(记者 范京蓉 滑翔)

 

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唐英年接受媒体采访   本报记者 许业周 摄

 

 

 

 

 

   


 

 

 

东江文化交流网站  电 话:86-139 0293 8869
您是本站第 位客人
深圳市坪山区东江客家文化协会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粤ICP备2004805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