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网站


热线联系



深圳在粤港合作框架中举足轻重

[港都市圈]


  作者:
记者 张苹
  来源:深圳特区报
 

 

深圳在粤港合作框架中举足轻重

深圳在粤港合作框架中不仅举足轻重,而且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将得到更大的发展;而珠三角城市群亦将在粤港合作以及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实现辐射能极几何级数的飞跃和提升,真正成为世界级的特大型城市群。深圳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达志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地亮出自己的观点。

    魏达志认为,全球化的飞速进程使得当今世界国际经济竞争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其合作与竞争的基本单位既不是国家也不是企业,而是中心城市及其所在的城市群,因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能够在有效的范围配置资源、布局产业、培育市场,形成优势互补和资源互补的创新格局,并以此为基本单位展开对全球的经济往来与合作。《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的意义就在于打造这个基本单位,这个基本单位就是国家的经济增长极。

    魏达志说,《粤港合作框架协议》涉及到两地合作发展定位的六个方面,无论是推动粤港经济社会共同发展,还是促进与闽台、北部湾地区的深度合作,或是深化与泛珠三角等的合作,深圳都应发挥作用。

    无论是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加快广东金融服务业发展,建设以香港金融体系为龙头,以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为支撑的更大空间,还是发挥香港服务业和广东制造业优势,深圳都举足轻重。

    无论是加快跨境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优化区域营商环境,促进区域人员、货物、信息、资金等要素往来流通便利,还是构建全国领先的区域环境和生态保护体系,建设宜居、便利、管理和服务水平先进的优质生活圈,深圳都可先行一步。

    无论是加快城市公共服务体系衔接,促进香港与深圳、广州等珠三角中心城市协同发展,还是实施人才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总部经济,形成高端产业、高级人才以及优质资源集聚的世界级城市群,深圳都责无旁贷。

    “特别是《粤港合作框架协议》涉及的九大合作领域,都给深圳带来了非常好的发展机遇,魏达志说,比如跨界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就是深港之间的衔接,深圳成为粤港合作的桥头堡;在现代服务业方面,深圳经济特区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两地的高端服务业正在实现对接,并形成错位发展、协作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在制造业与科技创新方面,深港正在打造跨区域的创新体系,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在营商环境方面,深港之间已经初步形成了共同市场的雏形,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更加方便便捷;在构建优质生活圈方面,港人居深逐步成为潮流,良好的区域环境和自然生态,使得深港与珠三角地区成为更加宜居的地区。

    “深港之间还将推进在教育与人才、教育与培训方面的合作,还将共同推动建设重点合作区,包括深圳的前海地区与河套地区;深港之间还将共同编制若干的区域合作规划,在两地的机制安排方面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注:魏达志:深圳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苹

 

 

 

   


 

 

 

东江文化交流网站  电 话:86-139 0293 8869
您是本站第 位客人
深圳市坪山区东江客家文化协会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粤ICP备2004805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