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网站


热线联系



支持香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振兴经济

[港都市圈]


  作者:

  来源:金融时报
 

支持香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振兴经济

据新华社讯 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香港经济造成了较大冲击。为帮助香港减轻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中央政府迅速采取行动,先后推出包括金融合作、经济合作、基础设施等7个方面的共14项强有力措施,支持香港克服金融危机影响,纾解民困,振兴经济,为香港经济金融的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央行坚决贯彻执行中央政府建设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方针,落实中央支持香港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支持香港应对金融危机。
    
根据中央政府的部署,央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于今年120日签署了总额为2000亿元人民币/2270亿港币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目前,双方已完成相关技术准备,可随时启动互换交易。双边本币互换的用途包括为金融机构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及贸易结算等,有利于增强港币汇率制度和香港金融市场的稳定,为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短期流动性困难提供了机制保障。
    
央行还积极推动香港的人民币业务发展,范围不断扩大并保持了平稳、有序的发展势头,人民币资金清算渠道通畅,深化了两地经济金融合作。去年12月,国务院决定对广东和长三角地区与港澳地区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今年4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东莞4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截至20095月,香港共有41家银行开办了人民币业务,香港人民币存款余额达534.49亿元;香港银行累计向内地汇入人民币299.96亿元;内地银行卡在香港使用累计清算总金额折合人民币928.50亿元;香港人民币银行卡在内地使用累计清算总金额为53.44亿元人民币。国家开发银行等5家内地金融机构已在香港累计发行人民币债券7笔,累计发行金额达220亿元人民币。
    
今年316日,央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签订有关建立内地与香港多种货币支付系统互通安排的谅解备忘录,决定自即日起正式运行支付互通安排。建立支付互通安排,这标志着内地和香港正式建立覆盖多币种的全方位跨境支付清算合作机制,也可为亚洲区内银行提供同时区的支付渠道,有利于提高内地和香港跨境多种货币支付的效率和降低双方跨境支付的风险和成本,增强资金管理及跨境支付业务的竞争力。
    
中国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对新华社记者表示,银监会正在抓紧制定有关实施办法,确保101后香港银行能够如期享受到在广东省内设立异地支行的优惠政策,即符合条件的香港银行,可以在广东省内设立异地支行,突破了以往只能设立同城支行的规定,简化了香港银行在广东增设机构的审批环节,降低了设立机构的营运资金要求。
    
截至今年430日,共有15家香港的银行在内地设立了8家独资银行、17家分行和14家代表处。港资银行在内地资产总额达3486.02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84%,低于银行业平均不良贷款率。
    
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在监管合作框架下,证监会更加频繁、密切地与香港证监会、香港证券交易所等港方机构及特区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和研究、讨论,积极采取措施,提振香港市场信心,维护香港资本市场的稳定。
     
这些具体措施包括: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内地企业到境外上市首选香港;继续支持内地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到香港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内地有条件的企业与香港上市企业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进一步扩大内地证券业对香港开放。
    
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今后一个时期,证监会将继续密切关注香港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根据中央对港政策方针,适时就支持香港发展经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出政策建议,并及时落实相应的行动。
    
香港社会各界认为,中央政府对香港的关怀和支持,提振了香港抗击国际金融危机的信心,增强了香港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推动香港经济的长远发展。

来源:金融时报

 

 

 

   


 

 

 

东江文化交流网站  电 话:86-139 0293 8869
您是本站第 位客人
深圳市坪山区东江客家文化协会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粤ICP备2004805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