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网站


热线联系



李灏:深圳的改革试验权从未取消

[港都市圈]


  作者:

  来源:
 

  见证者眼中的深圳

      1992年小平同志第二次南巡时,对深圳的经验和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寄望步子要走得再快一点!

      在送小平同志乘车前往蛇口码头的路上,时任深圳市委书记的李灏向小平同志汇报今后发展规划时说:“第一是进一步放开一线、管好二线(注:一线概指香港和深圳之间的界限,二线概指深圳特区与内地之间的界限);第二,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金融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把第三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第三,逐步推进农村城市化;再一个,充分利用立法权,加强法制建设。”

      时至今日,一晃又是十几年。

     “先从后面说起吧,现在深圳已有了自己的立法权,这在一个‘试验区’里至关重要,可以说没有立法权便没有改革权,”作为特区建设和发展历程的见证者,李灏感慨道,“改革便是触动现行某些不合时宜的法律制度,若不能废旧立新,改革便是空谈。”

     在产业调整上,深圳目前已形成高新技术、物流、金融三大支柱产业,并提出将文化产业确立为第四大支柱产业来发展。较之十几年前,产业结构的调整已取得了显著成绩。至于宝安、龙岗两区的城市化工作去年已基本完成。

    “当时我提‘放开一线、管好二线’,实际上就是再造一个香港,把深圳建设成为一个自由贸易区”,回忆往事,李灏仍兴奋不已。他认为,由于种种原因,此事虽然没有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但一线和二线正逐渐发生变化,深港之间的关系也在逐渐融合。“但这些事情都需要逐步去做,不是某个人一下子可以完成的。”

      对深圳国资管理体制的改革,李灏也情有独钟。对深圳后来把三层管理又回归两层,他的看法是,“严格来讲,三层的国资管理体制的作用是客观存在,不能忽视,至于机构设置另当别论。”他认为,要实现对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三个分离”必不可少:第一层是政府和企业必须分离,国资委仍属政府系列,专门管国有资产,同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分开;第二层是政府管理国有资产和资产经营职能分离,国资委作为行政管理机构不直接经营资产,由分出的若干资产经营公司这些特殊法人来负责;第三层便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国家控股或参股的企业,它们都属于公司法调整的具有独立法人身份的真正意义的企业,而国有企业除少数专营性的独资企业以外,一般都应当走产权多元化之路。

     “国有企业的改造要解决两大问题:第一便是明确资产管理的责任制,改变‘人人负责但人人都不负责’的局面;第二便是国有企业的产权多元化,使之变为混合经济。”讲到此处,他的手势富有节奏,思路十分清晰。

    特区思考者的声音

      关于特区“特”与“不特”,争论一直没有停止,深圳不止一次站在定位迷失的十字路口。2002年底,一篇《深圳,你被谁抛弃》的网文再次引发全国关注,2003年国务院曾派出调研小组就深圳的发展进行专题调研。中央今年将浦东作为“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又一次引发人们对深圳特区地位的猜测。

      “深圳有两个牌子:一个是国际化城市,一个是特区,把这两件事办好一切都包容进去了。”李灏认为,深圳需要处理好外部和内部的关系。从外部来讲,深圳是一个国际化城市而不是一个普通城市;就内部而言,特区就是试验区,深圳进行各个方面改革的试验不仅是为了深圳自己,而是为全国提供经验、知识和服务。

     “最大的服务便是继续为全国的改革发展探索经验,像深圳在全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所作的贡献一样。”对“深圳服务全国”的功能,李灏给出这样的解释。

      浦东“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获批是否会动摇深圳进一步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先行先试”地位?他的回答是否定的。“深圳是改革开放的试验地,深圳改革的试验权从来就没有取消,除此之外,深圳还有自己的立法权,应该说可以做的还要更广泛一些。”李灏特别强调,“浦东定位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意义深远,不仅仅是为了浦东的发展,而是通过试验后将经验推广到全国,当时建特区也是如此。”

      浦东获批成为“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这是一件大好事,也是中国改革历程里的重大举措。”李灏分析说,第一,中国的改革任务还没有完成,进行市场经济体制的配套改革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也需要搞好配套。第二,说明中央对一些重大的改革措施要进行试验,然后再推广,“中国的改革应是渐进式的,要一步步的探索。不是前苏联当初采取的‘休克疗法’,制定一个方针政策后便全国推广,这是非常危险的。在试验区的布局上,南方有几个特区,中部有浦东试验区,将来天津滨海区也有可能成为试验区。几个试验区联手做好改革、试验、探索工作,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可能发挥至关重要的的作用。”

      李灏认为,“深港一体化”是未来的必然趋势。“深圳具有较高的市场化程度,深港之间也正逐渐融合。深圳和香港未来的发展目标可能便是一个世界级的国际大都市,即一都两市、一都两制的国际大都会,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港口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和服务中心。香港、深圳、广州也将发展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个轴心。”
历史是昨天的事实,今天不过是明天的历史。一座城市需要想象的能力,李灏,他以当年的铁血领导、深圳发展的见证人和思考者的多重身份,扩展了深圳被重新想象的空间。

 

2005年08月25日 08:16

 

 

   


 

 

 

东江文化交流网站  电 话:86-139 0293 8869
您是本站第 位客人
深圳市坪山区东江客家文化协会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粤ICP备2004805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