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网站


热线联系



《寻根宝安》摘要 



  作者:
申晨
  来源:宝安档案馆
 

                      寻根宝安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据说这是苦恼了西方圣哲苏格拉底一生的问题。世界上多数族裔都有强烈的寻根情结,人们总是要探寻自己的姓氏源自何时何地,本原始祖和得姓始祖究竟是谁。作为“龙”的传人,汉民族的寻根归宗意识更甚于世界其他民族。正如清朝学者张澍说过:“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中国汉民族历来宗族观念强,同一个姓氏、有同样血缘关系的人往往世世代代聚居—起。这是几千年中华农业文明社会人文内涵的核心。西方人强调自我,需要说明身份时,只要求明了本人的出生地;而中国人则要求寻根问祖,报出自己所属宗族的世代居住地。故而,汉民族就有了世界上独有的所谓“地望”。中国汉民族历史上从没有产生过类似对上帝或真主那样的真神崇拜。从对黄帝、孔子和妈祖的祭祀,到在自己的祖居地建宗祠、立家庙,体现的都是对祖先的崇拜。这种崇拜,这种对血缘、亲情关系的归属感,是整个世界的各个民族中独一无二的。因此,在中国汉民族的很多很多的姓氏和宗族里头,你会发现他们都要修族谱、家谱,而且不停地重修。这种民间的文化行为是一种冲动。这种冲动,一方面,反映了汉民族深厚的历史感,他要把自己这个姓氏、血缘在历史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出现了什么样的人物,遭遇了什么样的变故,历经了哪些迁徙弄清楚;另一方面,就是宗族荣耀的一种需要。因为,任何一个人都希望把自己归属到一个光荣的群体里头去,这就是以前的人们常说常想的“光宗耀祖”。

    翻阅广府、客家民系的族谱,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这里的人们在追溯先人的过程中,都会不约而同提到—个地名,这就是南雄珠玑巷。宝安也不例外,很多族谱里,也提到这个神圣的名字。寻根宝安,同样要找回南雄珠玑巷。

    溯源珠玑巷

    岭南南雄县,沿雄梅公路往北走9公里,就是有名的珠玑巷了。它是一条古村的古道,长约半公里,南北向,颇宽,黄土泥砖砌成的古屋夹道,道上有三座门楼。第—座名“珠玑街”,第二座为“珠玑楼”,第三座称“珠玑古巷”。“珠玑楼”有石刻“珠玑古巷吾家故乡”字样,门楼有神龛,供“太子菩萨”神像,“珠玑古巷”门楼另一石刻“祖宗故居”四字。

    相传,珠玑巷唐代时叫“敬宗巷”,因有族人张兴七世同居,得唐敬宗赏赐珠玑绦环。南宋末年,中原祥符县(今开封)的许多官员避元人而南迁,在南雄住了下来。祥符有珠玑巷,为怀念故里,“敬宗巷”被改名为“珠玑巷”。珠玑巷的住户后来又再南迁到珠江三角洲,成了广东许多族人的祖先。

    从今日的珠玑巷南门进去不到百米,便能看到一座石塔,当地人称它为贵圮塔。很久以来,珠江三角洲的居民就相信正是因为胡妃,他们的祖先才从珠玑巷迁往广东各地的。也许是这场迁徙有太多的艰辛,太多的无奈,有人还把这一传说称为胡妃之祸。

    据《南雄县志》载,南宋时期,有一位被宋帝打入冷宫的皇妃逃出宫外后改名换姓,嫁到南雄珠玑巷一户人家。朝臣知道此事,不敢告知宋帝,虚说南雄贼多,要派兵去镇压,其实是派人到珠巷玑追究皇妃一事。当时在珠玑巷内聚居的有33 姓、90多户,为免株连而集体南迁。后来散居珠江三角洲一带,开村立族,繁衍子孙。这些人及其后裔,就把南雄珠玑巷叫作“祖宗故居”。很多广东人寻根觅祖,也自然要到南雄珠玑巷一游了。

    据南雄珠玑巷人相传,当年那位皇妃嫁到此地,被官兵追得急,深怕株连乡人,见村中人家纷纷逃亡南迁,她在悲愤中投井自尽。珠玑古塔下的一口古井,就是皇妃当年葬身之所。她死后,乡人怕她的鬼魂作祟,便建一砖塔盖住井口,用意是压住她的冤魂,可见那位“皇妃”命运之悲惨。古塔在宋亡时毁于战火,元代重建,是广东罕见的元代石塔。

    而珠玑巷的兴起可以追溯到唐代开元年间(公元712—741),自从张九龄奉唐玄宗之命开凿出大庾岭梅关道之后,珠玑巷由于地处这条沟通南北的交通要道上,成为南来北往旅客的歇息之地。久而久之,这里客栈旅舍,栉比千家,成为大庾道上最重要的驿站。

    由于珠玑巷离古时县城约15公里,距离大庾岭2公里多,南下的赶路人从大庾岭过梅关,再走20多公里路到珠玑巷,恰好在日薄西山时分抵达,正好是一日脚程。北上的赶路人从南雄起程行l 5公里到珠玑巷,如果当日上梅关,在天黑前不一定能翻过大庾岭,因而也暂住下来。所以从盛唐开元而下,尤其是明、清时期,南来北往路过珠玑巷的商旅、挑夫“日有数千”,直到清末粤汉铁路修筑之前,这条路载着珠玑巷兴旺了1000多年。

     珠玑巷被认为是珠三角居民的发祥地,远不止是由于这里过客云集,更因为曾经有难以数计的先民迁入,在这片土地上耕作,在古道边的繁华市镇上开店设铺,繁衍生息,而后的千年间再由于种种原因纷纷迁出,一进一出,先民们的族根深深地扎在这里,撒向四周,叶落珠三角乃至海内外。

   唐代的广州设置了“广府都督府”,简称“广府”,明清亦以广州为治所,称广州府,故广州府人就简称为“广府人”,他们是中原华夏族与岭南百越族漫长融合的结果。

    很少有人想到,从珠玑古巷迁居到珠江三角洲的广府民系,会对中国近代史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就是他们中间杰出的代表。他们的祖先是如何走过来的,又是如何在长期得动乱和漂泊中生息发展、开拓奋斗的?历史的骄傲和现实的成就,使广府人对自己的发祥之乡产生了寻根问祖的强烈冲动。

    走在珠玑巷的鹅卵石路上,沿途簇拥着各姓氏的祖居,黄姓、李氏、刘氏……一些姓氏的后人筹资修建了宗族新的祠堂,供后人供奉。虽然这条古巷如今只有20多姓人家,但经有关专家考证,这里曾经居住过152个姓氏家族。小小的珠玑巷,成为中国姓氏展览的大舞台。至今,珠三角很多家庭幸存的家谱上,仍然可以看到珠玑巷的名字,他们把这里看作宗族的发源地。

    胡妃之祸引发珠玑巷居民大举南迁只是一个民间传说,给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平添一丝人情味而已。然而,如果没有大量人口的迁入迁出,珠玑巷也不会被众多珠三角及散居海内外的人当作桑梓之地、发祥之地。

    为什么大量的移民都要以珠玑巷为他们的故乡呢?

    其实,当这种移民一旦形成了一个大规模的移民现象时,我们可能很难记住他们具体的来源了。那么大家都找一个共同的出发地,或者一个重要的地点来做为他们的标志。专家张国雄认为,这种现象在中国移民史上非常普遍。那些从山西到河南、山东、河北的移民,说他们是来自于大槐树的;明朝的时候,江苏人到云南,他们说他们来自于柳树湾、高土坎;另外一些明朝的移民,从江西到湖南、湖北的,他们说他们来自于筷子巷。这和广东人他们来自于珠玑巷是一样的道理。

    实际上,这是大规模移民的一种共同的现象,一种血缘、地缘关系的放大。另外一个原因,岭南是荒蛮之地,而珠玑巷是一个关口。大多数的移民开初只是将这里作为暂居之地,都希望等事态平息后还能回故乡。结果事与愿违,故乡总是渐行渐远,回不去是移民世代相传永永远远的痛。那些移民远离了自己的家乡,到了这么一个陌生之地,他们要找一个跟他们家乡联系更近的地方,于是就找到珠玑巷这个交通要道来做为家乡的一个标志吧!这是中国老百姓的故乡观念,一种乡土情,一种根的意识。

    于是,广府人的祖先从古老的珠玑巷走出来,走向珠江三角洲,他们的后裔又跨出中国大陆,越过大洋,走向世界。珠玑巷先民南迁中山、东莞、宝安,由于他们当中不少来自中原地区的官绅和读书人家,家学渊源,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而且提升了岭南教育水平,在日渐形成的每一个望族大姓,都书写了一段骄人的历史。

    六次大移民

    我们常常说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但移民运动也不是这20多年的新生事物,移民的运动与宝安的历史一样长久。历史上有多少家族走过珠玑巷大举南迁,谁也说不清楚。如果算上今天作为新移民的我们,宝安已有6次移民大潮。可以这样说,宝安的历史就是一部移民史。

    汉移民:汉武帝平定岭南,取胜后把南越国领土分成9个郡,宝安地区属南海郡。汉朝近400年间,中原人因各种原因,以各种方式向岭南迁徙,几乎从未间断,形成移民大潮。移民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为南海郡的早期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南头古城附近及与之近邻的宝安西乡一带发现的12座汉墓,其形制和陪葬品与中原相同。

    晋移民:西晋末年的战乱饥荒和永嘉年间(307——313)发生了所谓的“五胡乱华”后,大量的中原土族举家南迁,经江西、福建进入广东。史籍虽然没有移民宝安的记载,但是,从东晋初年其墓的形制及出土的陶瓷器、铁器、铜镜及装饰品等来看,应不排除此时不少北方移民进入宝安的可能性。东晋咸和六年(331)东官郡和宝安县的设置,就是这次移民大潮的直接结果。这一时期出现了名闻南粤的孝子黄舒,说明儒家文化已经在这块蛮荒之地开了花结了果。

    唐移民:唐代“安史之乱”的战祸,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中原人民大量南逃。唐末黄巢起义,避难者又大批逃入闽、粤、赣地区。为防海盗侵扰,保护来往商船,唐开元二十四年(736)新设置一个军事卫戌区——屯门镇(今南山区南头古城),驻军人数为2000名,直属岭南节度使。

 

 

   
寻根宝安封面


 

 

 

东江文化交流网站  电 话:86-139 0293 8869
您是本站第 位客人
深圳市坪山区东江客家文化协会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粤ICP备2004805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