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香港特区政府宣布,正式在全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
以编制香港首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目的就是为了——
留住逝去的“香港记忆”
香港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的宝库
作为这次普查工作的负责人之一,香港文化博物馆馆长邹兴华在接受记者采访说,根据从2006年4月起开始生效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香港编制的首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包括表演艺术、社会实践、礼仪和节庆活动以及传统手工艺等五大类,普查的项目非常广泛,涵盖香港人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祭白虎仪式、咸水歌、螳螂拳、盆菜以及蒸笼、腊味制作工艺等等。“其实,香港在礼仪和节庆活动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具特色,也保存得最完备,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的宝库。”
弹丸之地的香港,从古至今就是一个移民城市。大量的外来移民为香港带来了丰富而多元的文化。而那段不堪回首的港英统治历史,却意外地使这里的许多风俗习惯免受了文革等政治运动带来的冲击,得以完整而无间断地传承。邹兴华说,当国内许多地方的祠堂、牌位被当作封建迷信的东西被拆毁烧掉时,香港的宗族、庙会活动却从来没有停顿过。特殊的历史环境使得许多香港传统风俗和生活习惯得以幸存。许多风俗习惯都是“口传心授”,并没有文字记载。时光流转,物是人非。因此,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上不少的人类学家都慕名而来,将香港作为研究中华民族传统风俗的“活化石”。
去年9月28日,香港向国家申请将长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游涌、大坑舞火龙和香港潮人盂兰胜会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特区政府首次单独申报的香港特区的项目,而且全部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界定的“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类别。
“这座宝库里蕴藏着的文化价值是无穷无尽的。”邹兴华说,希望通过这次的普查工作将那些零星散落于民间的风俗习惯、节庆活动进行一次系统性的整理和清查,将之列入普查清单。他同时也指出,流传于香港新界元朗一带的广府话、客家话、围头话、福佬话等语言,以及不同地区的民间故事、传说,客家山歌等,因其独特性也是这次普查的“重头戏”。
不能没有根,只有钱
“如果没有本土文化,没有历史,就是在拔掉自己的根。”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的廖迪生教授是这次普查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和具体实施者,对于入选普查清单的项目,他们始终把持着严格的标准。他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心在于“传承”和“血脉”,而非资产,也就是说重心在于保护文化支流血脉的传承,使不同的文化能够继续薪火相传,以保护和尊重多元文化。由于这些文化有不少是精神性的、生活性的,所以与实物遗产有别,商业价值比较低,而要保护这些文化,不能过分从商业利益着眼,“不能没有根,只有钱”。这一点,对于香港这个城市尤其重要。
他说,对于所要遴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他们更为看重的是这些项目在密切社区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人们创造了非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又使人们产生了群体认同感”,非物质文化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它增强了社区之间的团结与归宿感。在谈到某些地方“文化为虚,经济为实”的一些做法时,廖教授指出,文化遗产不是资产。如果只懂得将文化当成资产,一不赚钱的就没有价值,这一观念是错误的。“现在有人提出将叉烧、虾饺等小吃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申报,这是明显的商业化行为。”廖教授说,“我相信这些东西不会因没人吃而消失。”他说,倒是流传于香港元朗地区的一种客家茶粿作为一种节庆食品具有典型的传统意义,家家户户相互赠送试吃,成为维持社区感情的重要纽带,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内涵,这些项目的入选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而谈到如何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廖教授指出,近年来香港关于这种讨论越来越多,而提出不要“东一件、西一件”地保护,要看整体,这个观点很重要。他说香港的深水埗鸭寮街、旺角波鞋街和女人街、油麻地玉器市场和果栏等等,以及那些小贩,都是香港的社会文化,是代表香港的生活模式。这些不是物质的遗产,而是非物质性的,是由环境及参与的香港人共同构成的生活文化。如果保护仅仅是保留某些建筑然后作商业用途,别的就通通改为博物馆,这样是不能够保护生活文化的。当果栏变成了商店街,当鸭寮街变成一座座豪宅,当玉器市场搬到商场,当波鞋街的铺头搬迁四散,还谈何保留原有的生活文化及与环境的互动呢?
留住香港记忆
香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团队十分精干。香港政府通过招标最后委托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几位专家学者来具体执行。“虽然人数较少,但由专业人士来开展普查相信可以提高效率并富有成效。”廖教授介绍说,香港政府还特别委任了本地几所大学及政府官员组成了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咨询委员会,定期审查工作人员提交的普查报告,确定是否合乎专业水平,进行严格“把关”。
保护历史,思辨历史,留住记忆,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也是保护人的记忆。”普查团队的人就是肩负着这一使命,普查的最终目的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来自于民间,依然散落于民间,传承文化的使命,不仅要依靠专业的团队来组织协调,更要依赖于民间保护和传承的力量。香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星星之火能否燎原,有赖香港全社会的支持。因此,华南研究中心还专门面向香港各界征集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熙熙攘攘的铜锣湾街市,流光溢彩,琳琅满目,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正在悠闲地选购着世界名牌与香港凉果;夏风习习的维多利亚港湾,高楼林立,远处的新界,专业的搭棚的人们在显示着他们精湛的技艺;美丽的东方之珠,华灯初上,大剧院里,美国大片与粤剧表演,此起彼伏,交响辉映……
留住了记忆的未来香港,是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者和全社会的共同美好愿景。
传统花炮
深圳特区报驻香港记者 徐柳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