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网站


热线联系



对非遗多一分尊重与理解



  作者:
记者 梁婷
  来源:深圳特区报
 

明天是中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之一是非遗保护,人人参与

对非遗多一分尊重与理解

深圳非遗跟我们有什么关系?这大概是许多市民心里生出的疑问。其实,非遗跟人们的日常生活虽然没有直接联系,但它却维系着城市的根脉,丰满着城市的文化谱系。记者采访专家时他们纷纷提到,人人参与并非形而上的口号,它落到实处其实很简单: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尊重,多一份好奇,便是延续非遗香火最基础的保证。

  

  “认同感是第一步

  “人们去上海逛城隍庙,去天津听评剧。来深圳看什么呢?在市群艺馆馆长刘兴范看来,深圳正是缺少了一种地方味儿。其实,一座城市能不能让人有归宿感,很重要的一面体现在这座城市有没有文化的沉淀。深圳的文化标志是科技和设计,但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反而缺少让人细品的空间。而非遗,正好能补上这一个缺。

  在多年的非遗保护历程中,刘兴范惊叹于深圳非遗项目种类的多样性,其中尤以体现海洋文化的舞蹈项目最为突出,比如沙头角的鱼灯舞,南澳的舞草龙,平湖纸龙舞,都是深圳独有,绝无分店。

  而市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王程太则告诉记者,人们参与非遗保护,首先一点是要培养认同感。目前市级非遗名录有39项,由他参与整理、申报的就有38项,在年复一年的工作中,他也明显感受到人们对非遗态度的变化。2005、2006年,深圳的非遗保护工作刚起步,人们对它根本没有概念。所以我们去做田野调查的时候,不少传承人面对我们的提问,都会不耐烦。当时每个项目都要调查三次以上才能成型。但是现在,情况得到了180度的转变,许多街道积极进行普查,发现了有苗头就会向非遗保护办毛遂自荐。

  据悉,今年来市政府举办了十场非遗进社区活动,所到之处均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人们可能会不了解这些非遗项目的内涵,但是起码人们愿意去接受它们,这便开启了很重要的一步。王程太说。

  

  为外来非遗提供土壤

  深圳是座移民城市,这里的非遗项目也独具移民特色——据了解,第三批市级非遗审批工作将于文化遗产日后举行,目前收到的申报项目共有20多个,其中包括内画、剪影、竹编、捏面人、潮彩等多个外来的非遗项目,占总数三分之一以上。目前深圳仅有的两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当中,就有一项是外来项目——平乐郭氏正骨法。

  提起这些在深圳生根发芽的外来非遗,王程太显得有几分得意。很多传承人来到这里就定居下来,并在这里展示自己的技艺,而深圳本身又有这样的财力去保护这些愿意扎根深圳的外来非遗,并协助传承人开展相关的传承活动,增加深圳这个移民大都市的文化氛围,对传承人和深圳市的文化发展来说可谓是双赢

  保护非遗并非只是专家和传承人的事。其实,许多从其他城市来深圳的移民都带着故乡的习俗,那也是非遗的一部分。比如武汉人很重视十岁的生日,如果一个家庭离开武汉来到深圳落户,依旧保留着此习俗,实际上也是保护非遗的一种方式。王程太说。

  南山是外来非遗的集中区域,因为那里有民俗文化村。像剪影、竹编画等外来非遗均在南山落地生根。南山区非遗保护办主任冉顺卿告诉记者,发展得比较好的项目大多是具有广阔市场空间的,比如剪影和内画。但有些外来项目在深圳落地也会遭遇尴尬。一些被列入区级非遗名录的传人目前仍以摆摊为生,虽然有政府补贴,生活依然拮据。而令人义愤填膺的是,曾有不良中介瞅准了非遗的商机,带领这些艺人出国展演,结果将他们的所得统统骗走,让老实的艺人们有苦难言。保护非遗,政府重视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市民当中形成对非遗宽容与尊重的土壤。

  

  为非遗的保护建言献策

  让非遗项目在现代社会繁衍生息,进行生产性保护是最理想的做法,这样就能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目前深圳的非遗项目中也有产业化较成功的,比如永丰源瓷器和香云纱等。最典型的,可谓是深圳设计师梁子将莨绸这种传统工艺发展成高端时装品牌,除了在各大购物商场都有店面外,还即将进驻万象城二期,与国际一流奢侈品品牌同场打擂,彰显了中国非遗文化的商业价值。

  但目前能进行产业化保护的,还停留在传统技艺类项目。大部分非遗项目还处于抢救挖掘、培养年轻传承人等严峻阶段。如何让非遗焕发第二春,不仅仅政府需要思考,全社会各行各业也应该献计献策。王程太表示,布吉甘坑的客家凉帽其实很具商业价值。正常尺寸大小的凉帽成本要两百块钱,但如果做成巴掌大小的纪念品,成本就降下来了。而且还可作为特色旅游礼品,在市场上一定走俏。只是现在还没有企业去开发。

  刘兴范也认为,许多设计师挖空心思去揣摩西方的趋势,却不知本土的东西本来就有许多精华。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非遗项目完全可以作为设计元素嵌入城市景观中。我们去日本,会对他们空中飘舞的鲤鱼旗印象深刻。试想有一天,当深南大道两边的路灯变成了色彩缤纷的鱼灯,那是怎样一副壮丽的场景?这将会为深圳的旅游业增添不少亮色。

 

沙头角鱼灯舞。   深圳特区报记者 丁庆林 摄

冉顺卿和同事采访南水客家山歌。(冉顺卿 供图)

深圳特区报记者 梁婷

 

 

 

   
冉顺卿和同事采访南水客家山歌


沙头角鱼灯舞
 

 

 

东江文化交流网站  电 话:86-139 0293 8869
您是本站第 位客人
深圳市坪山区东江客家文化协会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粤ICP备2004805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