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网站


热线联系



站在中西文化的交汇点上



  作者:
记者 叶红梅
  来源:深圳特区报
 

砚都肇庆:

站在中西文化的交汇点上

 站在肇庆,就是站在中西文化交汇的一个重要节点上。日前,记者来到这个风光绮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登临始建于明代的阅江楼,顺西江远眺羚羊峡。那一带的斧柯山,集中了中国最名贵的砚石坑洞,从唐代始,助无数文人墨客写下中华文明华丽篇章的第一名砚——端砚,即孕育于此。而1583年9月10日,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利玛窦,也正是经由羚羊峡,踏足他进入中国内地的第一站:肇庆。

  利玛窦上岸后,经东门,穿过筑于宋代的肇庆府城墙,过丽谯楼,到府署拜见知府王泮,获得这位开明地方官的准许在肇庆居住,从此以西方数学、天文、地理与机械科学知识,叩开了古老东方帝国的大门。427年后,记者沿路寻觅利玛窦当年的足迹,历经千年风雨的宋城墙犹在,而被当地市民称为红楼的丽谯楼,已成肇庆重要的历史文化地标,上得楼去,传说中的三个瘦金体大字肇庆府赫然在目。侧身向另一个展厅,利玛窦由肇庆进入中国内地,沟通中西文化的故事徐徐展开。这座楼,原为供奉宋徽宗赵佶为肇庆府题写的城名而建。2006年,值中意文化交流年,这里又变成了利玛窦纪念馆。联结岭南与中原,沟通东方与西方,肇庆独特的文化品格,在丽谯楼这个保存历史记忆的地方,得到生动展现。

  古端名郡:

  岭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肇庆是一座非常岭南的城市。走在大街上,入耳是广府白话,触目是裹蒸粽、云吞面等广味小吃。但在历史上,因得珠江两大主干流西江及北江穿境而过的交通便利,背倚桂东南的肇庆又是岭南最早接触中原文化的前沿。

  据肇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梁道泮介绍,肇庆封开洞中岩发现了岭南最早的人类生活遗址。在肇庆出土的春秋战国青铜器,占广东省出土青铜器半数以上。有受中原商周文化影响的痕迹,也有岭南文化的显著特征,说明肇庆既是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又是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最早交融的地方。

  早在南越国时期,肇庆就是珠江三角洲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始设县治,称高要,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置端州。北宋重和元年(1118年),宋徽宗赵佶因即位前为端王,视端州为其龙兴之地,故亲赐御书,改端州为肇庆府;意为喜庆吉祥之始,肇庆之名沿用至今。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至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的182年间,肇庆还是两广总督府驻地,这也是利玛窦进入中国内地要先到肇庆的原因。

  肇庆2000多年的文明史,积淀了丰富的文物古迹,1994年,当之无愧地跻身中国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梁道泮向记者提供的一份当地历史文化资源调查报告显示,肇庆被公布为国家、省、市、县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150多处,其中肇庆市城区长2800多米的古城墙、千年古刹梅庵、七星岩摩岩石刻、德庆悦城龙母祖庙、德庆学宫等5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历尽天灾人祸的无价瑰宝,如今得到了来自政府与民间的妥善保护。其中62%的文物古迹作为历史文化教育场所和旅游景点向公众开放,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岭南文化的丰厚历史底蕴。

  名人荟萃:

  融贯中西的文化传统

  从地理位置看,肇庆上连苍梧,下接南海,往来开阔,四通八达。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地势,造就了肇庆开放包容的文化襟怀?

  历史上,肇庆从来是人文荟萃之地。汉代《左传》研究专家陈钦、陈元,中国最早的佛教学者牟融均为肇庆封开人。六祖惠能曾隐居肇庆山林修行16年。宋代名臣包拯在此执政三年,创办星岩书院,是岭南最早的书院之一。明万历年间创办的端溪书院,至清初发展成岭南重要的学术中心,得乾嘉学派鼻祖全祖望等10多位全国名流先后掌教。唐宋以来,李邕、李绅、杨衡、宋之问、俞大猷、陈献章、汤显祖、屈大均、袁枚、张之洞、黄遵宪都曾在肇庆设堂讲学、赋诗作文,为当地文化的发展注入丰富多样的色彩。

  最值得一提的,当然还是利玛窦在肇庆的6年。他得到了当地开明官员的支持,建起了中国内地第一座天主教堂仙花寺;主编了第一部葡华字典《平常问答字义》,绘制了第一幅中文世界地图《山海舆地全图》,该图把中国摆在左上中央的位置,至今仍为中国版的世界地图沿用;造出了中国第一座机械自鸣钟;开办了中国第一所公共图书馆。他向西方介绍中国的文化与典籍,也用西方的科技文化惊诧了国人的眼目,打开一扇向外学习的窗口。

  当记者来到西江古渡头,已难寻利玛窦当年登岸的足迹。曾经宏伟的仙花寺,如今只剩下一块石碑标识其遗址所在。利玛窦纪念馆陈列的《山海舆地全图》与自鸣钟,都是后来的复制品。原物虽不复在,但利玛窦的影响长存,他在肇庆的6年,成为当地人珍视的历史记忆,在记者采访的两天里,不时能听到当地人骄傲地提起。

  “砚都新辉,千年流光今日溢彩

  令肇庆名闻天下的,除了山水,更重要的还是端砚。端砚不仅是肇庆、也是岭南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名片之一,自唐初就为读书人所热爱追捧,北宋起被列为进奉皇家的贡品,而今则是国家领导人赠送外国元首的珍贵国礼。

  在肇庆市博物馆,记者随当地专家一同参观了该馆珍藏的数百方古今端砚精品,见识了端砚从唐代至今的演变和发展概貌。肇庆古称端州,以当地出产的珍贵砚石制成的砚台,就称端砚。据当地专家介绍,端州砚石得天独厚,水云母含量奇高,石质娇嫩细腻,纹理绮丽多姿,精工制成砚台后,具有发墨、护毫、不耗水、冬日不冰等优点,自唐宋时期就确立了群砚之首的地位。时至今日,端砚虽然不再实用,但却因其珍贵石品和精美工艺,以及千年文化底蕴,为收藏家们所珍爱,市场价格一路走高。

  拥有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及岭南文化名人等多重光环的砚界泰斗黎铿,在他的工作室以一方方各具美态的端砚作品,向记者展示了端砚工艺的最新发展趋势。以前的端砚重实用,轻装饰,图案多为龙凤呈祥等传统样式,题材狭窄。如今端砚主要是作为收藏品存在,注重审美价值,一方好端砚除了石质要靓,工艺要好,更要有出色的文化创意。65岁的黎铿被认为是端砚开拓创新的重要领军人物,他的刀下,或叶舒云卷,或鸟鸣蝉唱,充分利用砚石刚柔相济的特色,融会诗词书画与地方山水的丰富意境,他的多件作品被北京故宫博物院及人民大会堂珍藏;三十年间,他的作品两度被国家领导人作为访日的国礼,赠给父子首相福田纠夫与福田康夫,更是一时佳话。

  过去,端砚采制多为家族世袭,技艺父子相传,秘不外宣。1958年,国营端砚厂成立,面向社会招工,打破了家族传承的传统。改革开放后,又有一批文化学者和书画艺术家进入端砚创作的行列,他们的作品表现手法多样,使端砚艺术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新气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5月,黎铿进一步打破门户界限,一次收下33位来自中国四大名砚端砚、歙砚、洮河砚和澄泥砚的业界精英为徒。开放、交流、传承,以推动中国制砚艺术的发展,是这位砚艺大师的不凡胸襟和抱负。

  2004年,肇庆获得了端砚原产地保护,2006年,又荣获中国砚都称号。至2009年底,制砚业约有从业人员3000人,相关产业年产值约10亿多元。端砚业既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又是发展旅游与文化传承的重点项目。

  为见识端砚业的基层鲜活状态,记者来到肇庆城区东郊具有千余年历史的白石村,这里自唐武德年间起就是端砚的核心产区,如今则是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广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走在古村独有的弓形街道上,一眼看去,家家户户门前摆着大大小小的端砚石材,进门各是一个大展厅,陈列着各家出品的精美砚件。出自制砚世家的蔡三洪,经营着一家规模颇大的端砚厂,他很诚挚地告诉记者,政府的扶持政策令祖祖辈辈制砚为生的村民受益匪浅,以前我们这一行叫凿石佬,成日在尘土堆中钉钉凿凿,又脏又累,没人看得起。现在端砚成了艺术品,砚工也成了工艺美术师,收入高了,后生仔争着入行。学一年两年,每天就能挣一百两百。好一点的师傅,一天挣五六百不在话下。有出息的,还能自己开厂。比外出打工强多了。村中错落有致的小洋楼与宽敞院落,佐证了蔡三洪的说法。

  后继有人,前景广阔。业内人士的一个雄心是把端砚打造成东方劳力士”——不以实用为主,但具永恒艺术文化价值的精品,让今天的利玛窦们再度为一方方凝聚东方智慧与美感的顽石啧啧称奇。

 

端砚精品

深圳特区报记者 叶红梅

 

 

   
端砚精品


 

 

 

东江文化交流网站  电 话:86-139 0293 8869
您是本站第 位客人
深圳市坪山区东江客家文化协会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粤ICP备2004805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