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网站


热线联系



文化沃土育出艺苑新花



  作者:

  来源:深圳特区报
 

文化沃土育出艺苑新花

  “‘深圳制造是中国文艺界的一个闪亮标签。著名文艺评论家、原中国文联副主席仲呈祥这样说。近期,深圳文艺精品若干个含绿吐翠的瞬间正好印证了这一说法:

  央视荧屏,深圳制造军旅大戏《兵峰》震撼落幕,兵峰精神引发全国观众热议;世博会上,唐磊、姚贝娜等深圳歌手相继登台,《深南大道》、《飞跃巅峰》等原创歌曲激情唱响,《大围屋·雪娘》等本土舞台剧更是绽放异彩;京城舞台,深圳交响乐团为第十届中国国际合唱节奏响先声,两部深圳原创交响合唱《神州和乐》与《交响山歌·客家新韵》声震京华……

  深圳是一座新城,这里没有秦砖汉瓦,没有厚重的文化积淀,然而,经过30年的文化建设急行军,深圳的文化成果却是那样的光彩夺目,一批无愧于时代的文化精品在这片热土上源源不断地涌现。这一切,都受惠于深圳高屋建瓴的城市文化视野,诞生于一向坚持国家立场,深圳表达的文艺精品生产机制。

  一个强劲龙头:五个一工程彰显时代自觉

  “‘五个一工程总会刮来深圳风近年来在中宣部和广东省五个一工程颁奖中,深圳文艺工作者捧回的厚厚一摞红艳艳的获奖证书,总会引发许多兄弟城市的热议和探讨。

  就拿最近一届评选来说,2009年,深圳16部作品获省五个一工程奖,3部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均居全省第一。该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取消了特等奖和入选奖,名额下降,获奖难度增加。在这种形势下,深圳选送的文艺精品仍然取得可喜丰收。

  “不符合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深圳著名词作者唐跃生这样谈自己的创作体会。优秀的文艺作品,总是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自1991年五个一工程成为我国繁荣文艺创作生产的精神文明重点工程以来,深圳市委、市政府开始以此为指针,高度重视文艺精品生产和主旋律文艺创作,大力培育扶持精品创作。

  我们可以发现,从十几年前的粤剧《情系中英街》、歌曲《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到在国内外取得广泛影响的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歌曲《祝福祖国》,再到歌曲《走向复兴》、电视剧《命运》、《兵峰》等,深圳制造呈现出一条一以贯之的精神源流,那就是它们都对当今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保持着敏锐的触觉,并善于把主旋律提炼升华成大众喜闻乐见的佳作。

  近年来深圳每年都举行一次全市文艺精品创作座谈会,并成立了深圳市文艺精品创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市重点文艺创作及活动的统筹和指导。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深入文艺精品创作一线,与深圳文艺家交流谈心,鼓励他们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并帮助文艺家们把握创作方向,解决实际困难。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深圳文艺精品呈现出紧扣社会变迁、反映时代脉动的主流倾向。

  一块金字招牌:精品工程亮出深圳制造

  喜欢看电视剧的观众会留意到,今年央视的热剧片尾字幕频繁出现深圳二字:从年初反映广东农村改革巨变的《春暖南粤》开播,3月偶像剧《和空姐一起的日子》登陆,到4月改革大剧《命运》震撼全国,5月亲情大戏《家有爹娘2》温情登场,6月历史正剧《天地民心》引发热议,军旅大戏《兵峰》又作为八一献礼大戏刚刚震撼落幕。这样题材多元、时间连贯的播出创下历年之最,深圳制造影视精品在观众中已形成相当的影响力。正如仲呈祥评价的:深圳多年来实施的文艺精品战略成果初显,在国内文艺界,深圳制造这块金字招牌已经成为信心的保证、口碑的象征。

  深圳文艺精品为何能叫响全国?原来,在深圳制造的背后有一条看不见的精品生产线。近年来,深圳宣传文化在对文艺精品的策划、认定、组织、资助、包装和推广等环节上逐渐形成了系统的长效机制,为艺术家们搭建起最佳的发展平台,形成一个开放的文艺精品生产平台。

  深圳艾科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怀东还记得,以小人物大背景反映改革开放巨变的电视剧《火烧云》从2008年策划之初起,市委宣传部就专门为其协调组织了项目论证会、剧本讨论会,把握创作导向,并提供了剧本孵化资助,如今该剧预计在央视播出。深圳宣传文化部门很早就把目光投向了我们民营文化实体,在精品扶持上不分体制内外,不断引导我们走向市场,让我们这些在本地生长发展的影视公司受益匪浅。

  抓好创作选题的论证是这条深圳文艺精品生产线的关键。为了把好文艺作品的思想艺术质量关,市委宣传部专门成立了艺术评审委员会,定期对文艺作品进行艺术评审,每一部都要经过严密的选题评估和市场前景调研,令文艺作品的成功率不断提高。

  在资金投入上,深圳也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如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从资金保障机制、奖励促进机制到艺术评审机制,为本土文艺精品提供了无后顾之忧的保障。在激励机制方面,深圳还创立了深圳市宣传文化精品奖,对在国际、国内获得文艺大奖的作品和作者予以重奖,充分调动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种文化气度:强强联手共铸深圳品牌

  堪称时代标记的深圳原创歌曲《走向复兴》,去年以来在国庆阅兵、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首都各界群众国庆联欢以及虎年春晚等一系列国家级重大庆典活动中广为传唱,成为深圳制造文化星空中最璀璨的亮光。回顾其诞生过程,正是深圳制造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文化气度的缩影:去年深圳音乐工程启动之后,著名作曲家印青应邀在深圳建立了自己的音乐工作室,与深圳词作者李维福联手创作,在深圳市委宣传部等的组织策划下催生了这首歌曲。

  什么样的作品才能算得上是深圳制造?是否只有内容是写深圳的作品才是深圳制造?这个话题曾经被文艺理论界热烈讨论过。经过长期实践,深圳人用自己的实绩为这个问题给出了答案:受众不会在乎文艺作品本身的出生地,而是在乎它是否有吸引力。深圳制造这四个字,正是这种吸引力的醒目标志。

  正如深圳康达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裁郭新强说的,市委市政府在打造文艺精品方面的气度难能可贵,在多个城市中游走时他尤其体会到这一点。深圳是全国人的深圳,不论体制内外、不论投资主体、不论投资规模,只要具有深圳的原创要素,都被视作深圳制造,这样的开放理念让我们大受鼓舞。

  如今的深圳制造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地域概念,而是一种品质精良、眼光超前的精品概念。正值特区三十而立的当头,以深圳为创作背景的舞台作品《一个城市的舞蹈》、《陶红了》、《深圳火车》即将登台,作曲家印青正在为从深圳放歌征歌活动中脱颖而出的深圳歌曲《南方以南》抓紧录制,大型儒家文化交响乐《人文颂》也将在年内隆重上演,而《火烧云》、《小菊的春天》、《画皮》等一批影视剧也即将与观众见面……深圳的文艺工作者又将为这个激情大时代摹写出最壮丽的篇章。

  典型案例

  《命运》:奏响讴歌特区

  改革开放的强音

  “《命运》在中国电视剧史上、在中国当代文艺史上都具有独特地位和价值甚至在中国当代思想史上也有独特地位和价值。得到中国著名影视评论家仲呈祥、李准等盛赞的这部改革大剧,其诞生过程就是典型的深圳制造模式: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广电集团策划组织,广邀国内一流编导演人才加盟,强强联手铸就深圳文艺精品。

  在策划之初,深圳就明确要搭建一支全国顶尖制作团队来完成这部大剧。擅长现实主义题材的著名作家陆天明应邀担任编剧,往返深圳十多次。面对文学创作中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真实地域中真实人物和虚构人物共同演绎时代风云,大家有这样的共识:这是一次机会,如果不碰这些先前的禁区,这些禁区和禁忌就会一直阻挡在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怀着这样的探索创新精神,深圳邀请了曾制作《激情燃烧的岁月》、《乔家大院》等大剧的孟凡耀担任总制片,这位荣膺全国十佳制片人的大腕看完剧本后说了一个字——“干!

  历经4年打造,这部深圳人怀着感恩之情、倾注了全副身心打造的命运交响曲今年4月在央视首播,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纷纷以浓墨重彩的篇幅报道了京城文艺界专家、名家和观众对电视剧《命运》的观后感。他们认为,深圳出品的《命运》敢于触碰现实和敏感题材,是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上的突破,标志着中国电视剧达到了新高度。

  国家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文艺评论家李准说,作为完整描写深圳改革开放的第一部电视作品,《命运》全景式地展现了深圳改革开放的历程和特有精神,在纪实性和虚构性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是中国当代文艺创作的一次重大突破。深圳做成了这件事情,真的很了不起!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媚)

  业内连线

  徐奔奔(知名出品人,深圳广电集团深广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外面的世界风起云涌,三十而立的深圳时不我待!近几年深圳的影视业与自己过去比发展很快,但与周边比差距不小。要做大做强与深圳的城市地位相匹配,必须抓住机遇打好跨地区、跨行业资源整合这张牌。一是要集聚大陆及港、台的优秀制作人才;二是要与资本市场联姻;三是要延伸纵向和横向产业链,打造深圳影视制作航母。充满活力的深圳具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基础,来自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引导不缺。

  郭新强(知名制片人,深圳康达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裁):我始终对深圳怀有深厚的感情,这里是我在影视行业起步的地方。特区三十而立,深圳影视业也进入了风华正茂的时期。深圳市场化程度高,在影视融资和营销两大方面有很明显的优势,可以吸引国内外影视公司进入。展望未来,希望深圳在重视电视剧创作之时要多把注意力转移到电影上来。如今电影票房逐年攀高,繁荣时代已到来,深圳不要错失这样的时机。

  王怀东(深圳艾科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这座城市一直都是靠创新、智慧起家的,影视产业也应该不走寻常路,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上大胆创新。可以借鉴其他高科技企业的做法,把策划与营销中心这个脑库放在深圳,而具体拍摄、后期制作等车间则放眼全国。相信深圳制造会越来越闪亮!

  刘健民(深圳影视家协会副主席):我在深圳搞影视创作已经20年了,这里的创作环境很宽松,让我一直心怀激情。如今深圳电视剧制作开始呈现规模化和产业化,去年设立的艺术家工作室也在影视制作中初显实力,深圳文艺精品创作前景无限!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媚)

  市民反响

  大叶子(音乐爱好者):几天前的大运会倒计时一周年晚会上听到了很多深圳音乐人带来的原创歌曲,《告诉世界》、《深圳时间》、《UU》……心里觉得非常自豪!希望而立之年的特区,能在全国唱响更多的深圳之歌

  赵熙雅(退休教师):深圳人一直对改革开放怀着感恩之情,因此深圳的歌曲、深圳的影视剧等在主流文化的弘扬上取得了令人惊叹的长足发展,希望接下来能在文艺作品上看到更多多元文化的呈现。

  小林子(外企员工):我和特区同龄,在深圳工作已经5年了,却一直不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直到不久前看到《命运》,真的有种热血澎湃的感觉,那些领导者干事创业的激情让我们这些80后很受教育,很受触动。我为能在深圳工作而自豪,30岁,我和特区共成长!

  元嘉草草(国企白领):《复兴之路》在央视播出的时候,我告诉家在东北的父母,当中的歌曲《走向复兴》是深圳人写的,就像当年《春天的故事》、《走向新时代》一样。他们都说:深圳人了不起!其实还有很多歌曲、舞台剧和影视剧等等都是深圳人创作的,虽然创作者不一定为人所知,但只要是好听、好看的,我们同样感到骄傲。

  王宇(国企员工)一部《兵峰》,让我们看到了灾难与绝境面前,中国军人的信念与担当,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深圳制造的雄浑大气和兼容并蓄!文化不仅是娱乐和感染,更重要在陶冶和教化,深圳是一座包容性很强的城市,希望未来的深圳制造能够带来更多海纳百川、有教无类的文化作品!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媚)

  相关链接

  “深圳制造文艺精品

  1996年 电视剧《琴童的遭遇》和粤剧《情系中英街》首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2007年 深圳共有9部作品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成为广东省获奖最多的城市,在全国打响了文艺精品深圳制造的品牌。

  2009年 深圳3部作品喜登五个一工程奖红榜。

  2009年 深圳原创歌曲《走向复兴》成为传唱大江南北的时代新经典。此外《祖国万岁》等一批深圳原创歌曲在国庆重大庆典活动上推出。

  2009年,深圳原创公益电影《走路上学》入围第十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获第十三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少儿影片奖、优秀少儿男演员两项大奖和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4个重量级奖项,成为深圳特区建立以来获得的国家奖项最多的影片。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媚

《兵峰》

《命运》

《和空姐一起的日子》

《天地民心》

 

 

   


 

 

 

东江文化交流网站  电 话:86-139 0293 8869
您是本站第 位客人
深圳市坪山区东江客家文化协会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粤ICP备2004805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