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香港人应永远不忘祖国人民在我们遭受天灾人祸,受苦受难,极端困难之际,伸出温暖之手,拯救和支持帮助我们摆脱困境,走上幸福大道。事实多多。
东江供水 解决水荒
当1963年香港遭受严重旱灾,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受到极大的困难时,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香港人至今仍然清楚记得所受水荒之苦:1902年大旱,每日仅供水一小时;1920年以后港英政府派船到上海长江口运水,但仍然不能满足香港的用水,1929年为逃避水荒而不得不离开香港的居民多达20万人。1962年香港出现6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1963年5月16日-1964年6月8日一年多时间内,香港居民只能2天或4天获得一次供水。350万人生活陷入困境,香港经济面临巨大的灾难。
1963年5月20日是香港中华总商会、港九工会联合会给广东省省长陈郁拍电报求援。
广东省政府对香港同胞遭受水荒密切关注,提出解决香港水荒应急办法。为了彻底改变香港缺水状况,广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兴建「东江—深圳供水工程」。
1963年12月8日,周恩来总理出国访问途经广东,听取了这个汇报后,总理说「供水工程由我们国家主办,因为在香港95%以上是我们自己的同胞……」,当时国家经济正处恢复时期,但是中央政府仍然从援外资金中拨款4000万元兴建东深供水工程。
东深供水工程不仅是广东省的重点工程,亦是国家专项,国家计委成立5人小组,全国14个省市部委参与,东深工程所用机械由广州、西安、哈尔滨、天津等60个厂家生产加工;东莞、宝安(深圳)、博罗2万民工自带工具和口粮参加建设,东莞、深圳沿途无偿贡献土地;干部、民工和工程技术人员战胜了5次强台风和50年未遇的山洪,不到一年完成供水工程。
1963年3月1日,来自祖国的东江水源源不断输送港九。同期,在香港各大影院连续一个月放映了香港银都机构下属鸿图影业公司拍摄的彩色纪录片《东江之水越山来》轰动港九,创纪录片票房历史新高纪录。香港中华总商会、港九工会联合会,代表香港同胞向建设者赠送锦旗,锦旗上绣字:「江水倒流,高山低头,恩波远泽,万众倾心」、「饮水思源,心怀祖国」,表达对祖国和同胞的感激之情。
1982年6月1日,香港解除了长达60年的限制用水法例,香港实现了24小时供水。
四十二年来,东江供水工程经过三次扩建一次改造,先后投入了49亿元人民币,而收取水费仅是成本。
鼎力挺港 复苏经济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后不久,连续遭受来势凶猛的金融风暴和「非典」的袭击,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损失,经济低迷,失业高企,生活素质下降,人心迷乱,社会不稳。就在此时,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开放内地市场,特别开放内地人民到香港旅游,简称「个人游」,回归10年时达到7500万人次。使香港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转危为安,人们从愁云满面转为满面春风,社会趋向稳定和谐,各方面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直无间断地、风雨不改地每天都有三趟列车运送鲜活副食品和蔬菜到香港。在内地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也保证供应,使香港副食品和蔬菜价格较稳定,市民得到实惠。
上述事实充分说明,不论在香港回归前或回归后,祖国人民对香港同胞怀有深厚的骨肉之情和手足之谊,一贯十分关爱。当我们香港人遇到困难时,立即伸出援手,为我们办实事、好事,令我们转危为安,逐步走上幸福大道。
我们应该饮水思源,紧密团结在以曾荫权行政长官为首的特区政府领导下,努力学习好、贯彻好基本法,把香港经济建设搞得更出色,增强香港竞争力,为国家多作贡献,以报效祖国。(文汇论坛)
|